试了好几次,给孩子们的网络美术课每每因为蜗牛般网络和已经超负荷的设备而草草收场。关于美术,我的记忆是空白的,这和我画一个简单的建筑物都要上网找素材的现状相吻合。还是有一丝不甘心,在CCtalk里找到了相关的课程,浏览一遍,选中了一节给一二年级准备的课程——《下雨了》。
准备好纸笔,打开轻柔的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那张空空的白纸逐渐丰富起来:几丝细雨、几点雨滴、几把雨伞、几丛青草、几顶蘑菇、一双雨靴、一只昆虫、一个穿着雨披表情恬静在大大的雨伞下躲雨的女孩先后错落有致地呈现出来。红色、绿色、黄色…….每一个部分都与众不同,各有千秋,画面逐渐鲜活了起来。
“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的画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老师不时地强调。于是画面的左上角又多了一把伞,它要去陪伴天空中失落的雨丝;一只雨靴变成了一双雨靴,我想那可爱的女孩怎么可能是一只脚呢?我不信。画面的右下角多了一簇蘑菇,不是怕一顶蘑菇会孤独,只是因为我在雨水旺盛、温度适宜的深秋,总是看见他们簇拥在一起与阳光拥抱。画面的下面还多了几丛青草散落其中,我喜欢它“一岁一枯荣”的豁达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我也喜欢绿色,那是生命之色。
画笔不停挥舞,画面逐渐清晰完整,色彩斑斓,童趣盎然。一幅成年人的儿童画,每一笔都渗透着对童年的怀念,每一种色彩都是对缺乏色彩的童年的补偿。
在作画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红而粗糙的脸蛋,永远也洗不干净的手,穿了一天就油渍点点的衣服,肆无忌惮的奔跑,贫穷而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的我们也像一张纸,只不过在上面作画的不仅有自己,还有老师和父母。慢慢地,在上面作画的只剩下我们自己,而先前那些由父母和老师所做的,几经岁月擦拭,有些已了无痕迹,有些依然力透纸背,有些是关于幸福和感动的,有些是关于伤害和痛苦的。
现在我们也手握画笔,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命涂染色彩,还要为别人的生命勾勒线条。我不禁问自己,在一张张生命的白纸上我会留下怎样的画面,是疾风骤雨,还是细雨暖阳?一幅画可以涂改,但生命之画,非岁月、智慧、时机三者兼得而不可改,有时终成一生遗憾。一支画笔轻若鸿毛,生命之笔却重若泰山,因为它的每一笔都饱含希望和责任。所以我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地指点别人的生命,除非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不要随意浪费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