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完孩子后,我的全部关注都在孩子身上,无心打扮自己,做了全职的妈妈。一位朋友看到我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能不能把自己收拾收拾,再花时间出去找个工作?”
然而我还是坚持每天用心的照顾孩子,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我知道这个阶段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直到孩子一岁半,我开始运动,恢复到了生孩子之前的体重,重新开始在家招生,继续了我的少儿英语教学工作。
这位朋友又说:“”你就是太要强了,已经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什么事情都要求做得最好,可能吗?能不能放过自己?”
同一个朋友,不同的标准。如果我特别在意他的评价,活在他的标准里,我会渐渐的失去自我。
2
孩子慢慢长大,一直以来断断续续的给她进行英语启蒙。直到两岁才开始系统化。作为一名少儿英语老师的我来说,可以轻松地将自己学习英语的那一套方法,用在孩子身上。然而进行大量学习的我发现,习得的方式才是学英语最科学的方法。
给孩子英语启蒙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是希望他能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能够毫无压力的去国外旅游,去求学。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去找工作,去交朋友,去理解西方的文化和历史。从而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有另外一种视角。
当我把这种方法分享给周围宝妈时,有的人会说,你对自己要求高就算了。用这样极端的方法,让孩子在12岁前就解决掉英语。浪费了孩子玩耍的宝贵时间。考一堆无用的证书,除了用来炫耀你自己,有什么意义。
听到宝妈们这样的评论,我在反思,我的言语有什么问题吗?我是占用孩子玩耍的时间了吗?没有,我正是运用陪伴孩子玩耍的时间,进行中英文切换。我要求孩子考一堆无用的证书了吗?首先证书本身是有它的价值所在的。其次我并没有要求孩子考证,我只是想带孩子进入一个自由阅读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
比如我老公,看到孩子在看英文绘本时,他就会说孩子这么小就要看英文绘本,好可怜。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不喜欢英语,所以也这样认为孩子。实际上呢,孩子看的非常的入迷。
你认为的痛苦是因为你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3
某个失眠的夜晚,我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标准当中呢?
心智成熟的你我,不应该活在自己的标准当中吗?每天我们都在被外界的标准定义着:
作为女性,你平衡好家庭和工作了吗?
作为女性,你为什么活的不够精致呢?
作为女性,你为什么没有标准的身材呢?
我们被这样一个个评价标准左右着自己,时间长了我们都忘记了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告诉自己,别把别人的评价太当回事。
我们习惯了照顾孩子的情绪,照顾伴侣的情绪,照顾父母的情绪,照顾朋友的情绪,照顾同事的情绪……,却唯独忘记照顾自己内心的情绪。学着去善待自己的情绪。远离外界的评价标准或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