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需要,小张必须在五天内把一本专业书读完。因为内容晦涩难懂,所以无法一目十行,需要极尽可能的深度阅读和思考,这样他才有可能从书中有所收获。
小张泡了杯咖啡,端坐在书桌前,手边放着笔记本和纸,准备正式开始。他突然想起学习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应该发个朋友圈。拿起手机自拍一张,不行角度不对。再拍一张,不行头发乱了,重来。就这样拍了删删了拍,还用美图秀秀P好久。磨蹭了半天,终于翻开第一页准备开始阅读。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条关于娱乐明星的八卦推送。
他没能忍住好奇心,点开了这条推送,手指划过一条条消息,时间也在一点点流逝。
过了好一阵,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是看书,现在两个小时过去了,他连一页书都没看完。
最终因为各种原因,五天时间过去了那本书还是没看完,导致工作没做好,被领导批了一顿。
上面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因为各种琐碎的事情没有按时执行任务;因为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导致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因为潜意识的回避困难而迟迟任务无法完成。
而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他做事拖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掉拖延症呢?教你几个方法:
第一,要学会正确的估算时间
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侯世达法则: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原计划的时间。
因此,当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一定预留出更多的时间。比如说,我原本的工作时计划花三个小时来完成,那我最终的完成时间可能会在五个小时。想要按时完成任务,我就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开始工作。
那么如何估算出最终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拆解任务!
我们可以先将整体任务拆解出若干个子任务,在了解每个子任务中有多少个步骤,然后了解每一步骤需要耗费多长的时间,最后要注意哪些步骤需要格外小心。
将拆解所得步骤加起来得到所需的时间,就是我们需要的时间。
正确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不仅可以帮我们管理时间、改掉拖延的坏毛病。而且在估计任务的时候,已经在脑海中明确了完成任务所有步骤,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能极大提高我们完成任务的效率。
第二、要及时行动
当我们下定决定去执行某件任务的时候,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
很多人都会说当然是“越早开始越好”,我觉得比“越早开始越好”更确切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所谓的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的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当你总是拖延着不去开始做事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做:
一、牢记不立即行动会产生的后果,比方说,领导让你整理出一份部门资料交给客户看,你就要想到,如果不能及时整理出来,你可能会面临绩效垫底、被领导责骂的困境。
二、在最醒目的地方,贴上“立即行动”的标语,时刻激励自己。
很多人在开始做事前,都会对即将要做的事情充满恐惧。
事实上,即使是专业的演讲者和演员也会在表演前担心和焦虑,但一旦开始表演,他们的恐惧就消失了。行动是治疗恐惧的最佳方法。
万事开头难,一旦行动起来,你就会建立起自信,事情也会变得简单。通过行动来克服恐惧,建立自信。
第三,直面困难
在开头我就说了,为什么小张拖延了一个星期,还没阅读完整本书?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在“回避困难”。
想要读懂一本严肃内容的书籍,需要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极度消耗人的心神。
所以小张的行为,只是看上去在努力完成阅读,实际上阅读效率低的可怜。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是如此,安排的工作任务中,有相对困难和相对简单,很多人的潜意识是只愿意花时间完成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他们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永远也无法完整的完成任务,因为任务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被他们的忽略了。
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首先给任务安排优先级,把任务分为四类——重要的、不那么重要的、紧急的、不那么紧急的。优先完成紧急而又重要的任务。
其次合理的安排时间,先花少量的时间,迅速把简单部分的任务做好,然后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有句说的好,当一件困难的事情来了,你没有去解决它,那它一定还会再来。
所以,不要回避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