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组-GAO-第2天作业

拆解案例1:风变Python小课

一、营销模型

1、模型框架:

AI课程:8.9元转1298元;

2、入口流量:

公众号KOL/朋友圈/抖音/其他

3、流量转化动作

购买体验课——添加助教老师微信——进入训练营(4节课)——上课打卡(群内分享)——社群优惠成单——微信私聊促单

4、社群/个人号/朋友圈:

社群:自我介绍-开营仪式-首次到课-解答疑问-每天2次干货分享+1次知识点回顾-促进完课-氛围烘托-批量成交-毕营仪式

个人号:新好友应答问好-课前须知-上课方式-拉入班级群-班会提醒-上课提醒-完课提醒-询问感受-优惠报名

朋友圈:学习鼓励语-个人风采-品牌塑造-Python案例

总结:课程体验流畅,界面很人性化,但是课程宣导的自动化办公和实际成果相比比较有限,这个也是整个行业的共同问题,所以会衍生出一系列个性化的课程,比如专门针对类似财会人员的自动化的课程;助教老师的形象统一且鲜明,摆脱传统的助教风格,去老师化,更像是朋友的互动,聊天过程不反感(偶尔撒娇卖萌);社群服务周期长达8天,SOP节点优秀,但是不统一,估计和团队风格有关系;

二、服务班型

1、课程流程亮点:

1)作业的打卡分享话术:我已经写了多少行代码,用户会有很强成就感;

2)课程合理利用了公众号的模板消息提醒,既保证效率,也不过分推送;

3)人机互动话术设计到位,图文并茂,闯关制的上课模式有助于完课的提升;UI很互联网化,但是无法做到移动端上课;

4)早读使用了业内早期的戳戳戳式早读,根据用户的认知每天一个主题;

5)车票制度的上课形式提高的用户上课积极性,也降低了人员维护成本;

2、运营亮点:

1)助教老师在催完课的时候口吻调皮而不失风度;

2)群内活跃度很高,课程中期即开始通过群内老师和“用户”对话的方式引导高付费课程的优惠可能性,进而确认“内部申请”拿到限时限量的单人优惠。

三、价格定位

1、体验课:8.9元

分析:个人理解风变Python小课是为了在体验课流程阶段就打出差异化,一般的引流课设置是9.9,3节课或者3节课,风变是8.9元4节课,给人更实惠的感觉;全是付费的用户也保证了用户的精准性;

2、正价课:1298

分析:原价是1998,优惠后700元,这个价格转化率是比较可以突破的,用社群转的效率很高;


拆解案例2:河小象写字课程

一、营销模型

1、模型框架:

AI课程:0元转3280~5199

2、入口流量:

公众号矩阵/微博/大V合作

3、流量转化动作

0元报名体验课——加老师微信——出席——微信课后回访——群内促单——私聊促单

4、社群/个人号/朋友圈:

社群:小程序作业打卡-打卡接龙-公司介绍-课程介绍-解答疑问-批量成交

个人号:新好友应答问好-收集姓名年级-拉入班级群-老师介绍-书法的重要性-效果外化-报名链接-询问感受-拉入团购群

朋友圈:效果外化-明星小朋友-品牌塑造

总结:小程序上课场景没有问题,但是书法老师的授课方式目测和低幼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有偏差;社群层面,大部分人对社群的归属感一般,除了问问题以及打卡,很少有其他的交流;私聊方面,老师的私聊比较流程化;

二、服务班型

1、课程流程亮点:

1)孩子的点评环节很到位,语音+视频,但是全语音没有文字,很难找到重点总结出来;

2)关于赛事的策划营销很到位,是转化一大抓手;

3)课后作业设计合理,完成课程全部观看才可以做作业;并且难度适中有成就感;

2、运营亮点:

1)给家长的私聊还是比较成体系的,在报名之前已经将名师、效果外化、考试政策等素材群发给家长,方便后续关单;

2)未报名用户老师会在转化第二日拉入团购群进行团购;算是一级截杀;

三、价格定位

1、体验课:0元

分析:小众刚需的产品,还是用0元的定价比较合适,6节录播课,边际成本极低;

2、正价课:3280 ~5980

分析:客单价够高,但是转化过程中电销的成分以及社群成交的氛围比较惨淡,不晓得如何保证稳定的转化率输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