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前,大学放假的女儿和好朋友出去玩还没回来,孩子爸又开启了碎碎念:“这丫头放假回来了天天只顾着玩,也不学习,朋友家的孩子……”记得从女儿上高中时就是这些话。那时的我总会被这些话带出情绪来,等孩子回来把这个情绪又发泄给了女儿才罢休。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夜晚有多少个了。现在想来,那个暴躁的妈妈让孩子受了多少委屈和压力呀。好在,女儿顺利的考上了大学,那一刻我们无比的欣喜和开心。时隔半年,女儿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回来啦,我深深的感受到孩子的变化:懂得了感恩,体谅父母、内心变的柔软有力量了,消费也理性了。忍不住和孩子爸辨别了几句:话最终落在:“你想戒烟,可能心里也许了很多次愿吧,可到现在还没戒掉,是不是也行动不起来呀,给孩子一点时间”。就这样睡了。不知过了多久,女儿回来啦,只听到她蹑手蹑脚的洗漱完,悄悄的关了房门睡了。
早晨,边做早饭边想,我能做些什么让孩子爸少些焦虑和担忧,多关注他自己。又想到:纳兰老师说过,夫妻是共业的,你身边的人呈现出来的你不喜欢样子,都是在照见你的不足,难道是我的业力太深?还要我不断的突破,立刻我想到我先要做真实的自己。于是饭做好后,点一根香开始诵读,诵读是孩子爸不在的时候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此时我不再因孩子爸在家就停止诵读,我知道这样做对孩子爸不公平。是我的不坦荡,不光明而让孩子爸背负。如果孩子爸要问起,我会很坦诚的告诉他,我相信我的坦诚会让他心安。我要大大方方的做自己。安心的诵读完,很殊胜。
这样一连串的反思,最后的问题又落在我的身上,我到底该怎么做呢?又一次停下笔陷入沉思中。
来到方玥的后花园转转,刚好看到有姐妹发了一条口播视频,点开来看,听着听着,我泪目了。视频讲的是发生在这个姐妹家的一件小事:要过年了,一家人要回老家,好不容易抢到了高铁票,孩子爸爸一看日期,懊恼的说这几天是我宝最难受的日子,(12岁女儿的列假期)这个细心又温暖的爸爸的一句话,温暖了整个家。突然,我似乎也找到了我问题的突破口。现在想来,我的老公,孩子的爸爸也对我和女儿有无数次的细心和温暖。记得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离女儿放假的日子越来越近,女儿上学的城市气温没有家乡这么冷,有一天,老公说:我买了车坐垫,我楞了一下,心想:车都开了好多年了都没买冬季坐垫,现在咋想买上了,他说:“女儿要回来啦,不适应这么冷的天,做车屁股冷”。我笑着把坐垫的图片发给了女儿。随即,女儿发来幸福可爱的表情回应了我们。
平日里,我忙着上班,时间匆忙就没有准备午饭的时间,老公在跑线路车,时间宽裕的时候他就回家打扫卫生,收拾厨房。好多次我中午回家后家里没人,却发现房间干净了,厨房里还有饭。“田螺姑娘”的场景在我家经常出现。
此时我深刻的认识到对身边的爱人要多鼓励和赞扬,因为铮铮铁汉也需要爱。我也深信:爱能生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