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一本书,书名非常带劲,简直说出了我吵架时的心声——《我对你错》。
然而,这本书并不是专门讲吵架的,而是讲思维模式,作者是爱德华·德·博诺,是创造性思维领域的权威,有名的《六顶思考帽》就是他的另一本书。
实事求是地说,读的感觉有点云里雾里……可能是我的理解,或者和翻译也有一定关系……
对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副标题:从岩石逻辑到水的逻辑。这对即兴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比喻,而且结合着yes and去理解,书里的内容好像也没有那么绕了。
/
作者所谓的“岩石逻辑”,也就是传统思维的逻辑——寻找真相,不断地论证,不断地分析,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否定和攻击。
而“水的逻辑”则强调“适合”和“流动”,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接纳”和“发展”,从即兴的角度讲,就是“yes”和“and”。
这两种逻辑各有长处,“岩石逻辑”更绝对化,“水的逻辑”充满了相对性。
在我看来,“岩石逻辑”自有严谨、棱角分明的优点,但在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变量超多又复杂的环境,特别是工作对象又是最善变的人时,“水的逻辑”更能发挥效用。
/
婚姻关系就是个例子,如果两个人各是一块石头,放进一大个杯子里,就是两块石头,想想都硌得慌;如果两个人各是一杯水,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就还是一杯水。
这在吵架的时候,会有很大区别。
两块石头吵架,就是“岩石逻辑”——我对你错,摆事实讲道理,看谁论证更严密……这里的心理潜台词是“我好,你不好”。抱着这样的逻辑,就算最后分出了胜负,两块石头也是头破血流……这么过日子想想就很累。
用“水的逻辑”吵架,就是另一番样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带包容性,压根就不谈胜负,我们就谈为了把日子过好,你要咋办,我要咋办。
/
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流动性。就“水的逻辑”来说,比起事情是什么,事情会导向何处显得更加重要,也就是俗话讲的“后来怎么样了”。这就像玩即兴时需要推进故事,使劲的方向要指向问题的解决。
在即兴的舞台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峰回路转,绝境逢生的戏码,无不让人拍手叫绝。那些电光石火的瞬间,需要演员即时自发的反应,场景在一刻不停地向前推动,一如水流在一刻不停地向前流动。
这时如果换作“岩石逻辑”,演员需要先论证,分析,不停地否定……可以想象一场即兴表演会有多么尴尬。
同样,不停论证、分析、评判的人生,也容易陷入原地打转的境地。
电影《后会无期》里的台词说: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不不不,成年人可不能只看利弊,看完利弊还要有所行动,才是更有意义的。
/
然而有件事,似乎也没有办法否定——无论如何,我们都逃脱不了作为一块石头的宿命。
不管我们多么用心地去接触新事物,跟上时代的节奏,等我们老了以后,还是难免成为年轻人眼里的“倔老头”或者“倔老太太”。
我们内心总有一些秉持的东西,一些类似岩石的东西。但我们没必要就甩掉它们,而且想甩掉也并不容易。“岩石逻辑”给了我们很多需要捍卫的意义,也给了我们坚实的保护自己的界限。
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岩石逻辑”所谓的“僵化”作为参照,又有谁能发现水的灵动和即兴的魅力呢?
做一颗石头,顺流而下。学习即兴,或者说即兴人生,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
高能预警:我个人读这本书的感觉的确有点辛苦……感兴趣的同学做好心理准备后,可以点击“传送门”了解。
/
人生有风雨,即兴有智慧!咱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1. 《我对你错》,作者:爱德华·德·博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