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家长问我,孩子爱哭闹怎么办好呀?一点点小事就会哭,怎么劝怎么哄都不行?把我的好脾气磨光了,只能揍一顿了事,揍完又好后悔。
要解决孩子哭闹这回事,首先咱们父母们得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哭。父母们也许会说,我问他了,可他根本不理,只顾哭,我有什么办法呢!
确实,当孩子正在哭闹的时候,咱们问为什么哭是不合适的,你看,孩子会想:我都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你们没看见吗?还问我为什么哭,难道我不应该哭吗?你们根本不在乎我,不喜欢我。
原来,哭是一种情绪的外在表现,这种负向情绪来源于他心里有很多负向的动机,也就是有好多不好的念头、想法。这些念头主要分为以下二类。一是我喜欢的事情不让我去做。二是我不喜欢的事情一定要我做。孩子由此生出事理不平的心态,他们怎么能这样对我,一点儿都不爱我。
当孩子小的时候,不懂得通过言语沟通来表达并加以解决,只好用哭来宣泄。或者他也有表达,但父母完全不认同,所以表达无效,就更委屈愤怒了,不哭又能怎么办呢?
其实小孩子哭闹并不可怕,最糟糕的是当父母发现孩子哭闹后,态度又立马变了,从坚决不认可到为了哄着孩子不哭不闹而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发现哭闹是个行之有效的法子的时候,他学会了情绪勒索,当他想做什么或不想做什么的时候他就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来达到目的,而由于人的欲望与嫌恶是无穷止境的,所以孩子对父母的情绪勒索不断升级,有些甚至用生命来勒索。因为孩子从没把父母对自己需求的满足看作是父母爱的表现,而当作是自己斗争的成果。
那孩子哭闹到底该如何办呢?首先父母一定要接纳孩子的这种负向情绪。每个人的喜好与嫌恶都是不一致的,所以你喜欢的东西孩子不一定喜欢,你不喜欢的事情孩子想做,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要接纳。
那如何叫接纳呢?那就是不管孩子如何哭闹我们都认同他有哭闹的理由,绝不问怎么啦?为什么哭?更不能说以下否定的言语:哭什么!哭有什么用!一天到晚就知道哭,没用的东西!更不要用勒索的语言教孩子学会情绪勒索:再哭我就不理你了,不喜欢你了,不爱你了!等等。也不要试着去帮孩子解决当下的矛盾,其实孩子的事情一般是小事,父母很容易解决,但这样我们就陷在一个个事件里啦,而事件多如牛毛,我们如何能解决完呢,我们应该借助这些生活事件帮助孩子提升自我解决事件的能力尤其是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而且帮助孩子解决事件很容易掉在是非真假对错的评判里面,在这个多元价值观的世界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真假对错,何况成人与孩子本就处于不同世界,标准不一,如何能在一起谈对错呢。如果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用父母的标准看世界,那就要帮助孩子构建正向家庭角色系统,做父母期待的好儿女,也就是说让孩子怕你或爱你而听你的,接受父母的管教,这是另外一个家庭教养的大课题,在此不多表述。因此在孩子哭闹的当下,需要的是我们认同他哭的理由,从而来引导他转变哭的行为。但父母往往不认同而是拒绝否定他,所以一味禁止他哭,结果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却毫无效用,导致父母挫败孩子失教失养。
以下是接纳孩子哭闹常用的有效语言。“唉哟,哭得这么厉害呀,好伤心呀,听了好心疼呀"记住,说的时候语音语调情感一定要跟上,千万别不当回事,轻描淡写,甚或幸灾乐祸。“妈妈听你哭得这么厉害,明白你的委屈",“咱们一定是有委屈了,一定是难过了,一定是很伤心,不然不可能这么哭呀"等等。这些语言要温言软语地说出来,表情肢体动作等要跟上,拉拉手,抱抱他,让他明白父母关心他,接纳他,支持他。
此外要不动声色地转移他的注意力,可通过时间和事件切割法来成功做到。这是最关键的一招。安抚好孩子情绪之后,必须用常规事件来切割孩子哭的时间。首先给孩子一个时间选择,还要哭吗?还要哭多长时间?记得有次侄子5岁的儿子与2岁的弟弟闹矛盾趴在椅子上哭闹不停,姥姥哄着还是要哭。
我走过去两手扶住他的双肩“唉哟,哭得这么伤心,一定是受了委屈哟"......
开始他不理会,继续几轮下来,他有些松动,我从椅子上把他扶起,让他面对着我,认真看着他继续说:“我们哭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是不得不哭的呀,谁想那么伤心的哭呢,我们又不是爱哭的孩子。"
看他慢慢停下来,我继续说:“我们一定还要再哭一会儿,你看我们要不要再哭……20分钟?”
我故意停顿下,装着想一想,然后说出20分钟,其实孩子对时间还没有任何概念,听我这么说,孩子立马回应:“不要!"
我又说:“15分钟?”
“不要!”
“10分钟?"
“不要!”
“5分钟?”
“不要!"……
此时孩子根本不在哭的事件里,他进入了游戏状态。看他这样,我最后说:“难道只要1分钟?”我把1字拖的长长的说出来,他这次斩丁截铁地大声说出不要两个字。
我赶紧回应:“太厉害了!连1分钟都不要呀,你怎么这么厉害!”
孩子抬着头骄傲地看着我,满心喜悦。此时我们需要继续就地取材用常规事件也就是吃喝拉撒玩睡等小事来巩固效果,我问他:“要不然我们现在去热一个包子吃?”
孩子乖巧地用力点点头,后来孩子吃包子时问我弟弟在哪?我告诉他在房间里,让他去找弟弟分享,看看弟弟想不想吃,他接到任务开心地走开了。
总之,父母用时间和常规事件来切割孩子哭的情绪与行为,首先父母要情绪稳定,态度温和,不埋怨,不急躁,不焦虑,这样您才有机会和孩子进行有效互动,让他觉得家长是关心重视他的。年龄越小、开始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孩子稍大一些,已经有哭闹的习惯,是那种比较执着的,那对我们父母的挑战越大,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帮助孩子扭转,我想,为了孩子的未来,每个父母都愿意不计成本与代价而付出的,期待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找到更好的途径与方式,成为能够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