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希望多做一些事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浮躁、焦虑不安……于是,很多人开始提倡利用碎片时间,或者同时做两件事,譬如说:
1.做运动时听一本书
2.洗漱时听一节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
3.骑自行车时听英语……
诸如此类同时进行两件事的例子太多。曾经我也非常认同这种做法,感觉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可以做很多事。
我是一个践写者,每次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时我都会列出践行清单,然后一个一个去实践。于是,我也尝试了「同时做两件事」这种方法。
我一边和同学玩「剧本杀」时,一边写日结文章。最后,当我是凶手时,很快就被他们找出来,我不是凶手时,被凶手把嫌疑都推到我身上;然后,日结文章写的前言不搭后语。
我会在看「明星大侦探」的同时,制作我的习惯打卡表。结果,到投票环节谁是凶手为什么投他我一点都不清楚,打卡表上到处都是墨水,有的格子还数错了……
02 学会享受当下
后来,我在看《搞定》时,作者提到“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关键点,我才明白我的问题出在哪里。
让我真正做出改变的,是《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正念,其实提倡的就是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
书里讲了几个例子,作者一行禅师和他弟子一起吃橘子,徒弟在吃第一个橘子时,立刻开始剥第二个。然后一行禅师就对弟子说,你应该先吃完第一个再去剥第二个。吃橘子时,一瓣一瓣地放进嘴里,感受它是甜的还是酸的,是冰的还是有温度的。
后来,这位弟子因为一些事情进了监狱,难受不已。一行禅师在给他邮寄的信里写道:你还记得我们坐在树下吃橘子的时光吗?你现在只需要像吃橘子时那样就好了。
一行禅师教会徒弟的不只是吃橘子的方法,更多的是一种人生哲理。
很多人在洗碗时,特别着急,想快速洗完去看综艺节目,而忽略享受洗碗这个过程。在着急的情况下,人反而更容易出错。
我们就应该拿起一个碗,用洗碗帕在碗里慢慢旋转,去感受这个碗是怎样在你手里变干净的。
03 再深刻的道理也只有实践后才能懂
今天,我在做无氧运动时,我想起彭小六说他在做运动时,会听「得到」。我问自己,要不要同时听一本书呢?
很快,我就把这个想法否认了。虽然这个运动的所有动作我都记住了,已经变成了自动化动作。但是每一次做运动时的酸痛感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当你用心去体会时,你才能感受到你的身体在用力,你的肌肉在燃烧。
但如果在运动的同时听书,我的注意力就被分散。我是专心做运动还是认真听书?最后可能两个都做不好,1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过去了,身体没有任何酸痛感,书本内容连5个词都没记住。
最后,做完运动时,我只有全身都放松的感觉,毫无没有利用好时间的错觉。
一次只做一件事,会让你有更好的体验,会为生活带来更多仪式感。
以前给家人做饭时,我总是一边听书一边炒菜,总想利用碎片时间多学一点。结果,不是忘了放盐,就是放了两次盐。更甚把醋当酱油,导致整道菜都毁了。
自从明白“一次只做一件事,享受当下”这个道理后,我开始去感受菜刀是怎么切菜的,感受油是怎么进到锅里,一道菜我需要翻炒多少次它才会熟……
一次只做一件事,享受当下,不仅能给生活增加仪式感,它还能让我们放慢追逐的脚步,让我们能感受到事情本身,让我们变得更加专注。不至于迷失在这大千世界里。
04 这样做,你能更专注
怎样才能做到“一次只做一件事,享受当下”,这里我有几条感悟想分享给你:
1.当你感到焦虑、迷茫时,那就强迫自己去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比如吃饭时不看电视,聊天时不玩手机……
2.走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不要听歌听课,或许某个瞬间我们的生命就会被夺取。
3.不要高估自己,过度自信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我们只有一颗心,只能爱一个人,同时也只能做好一件事。
4.做个专一的人,不要做“三心二意”的人。
5.生活本生就是一种学习。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当做是一种学习,你会感受到它的魅力。
听过这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光听道理没有用,要去行动!
从最小行动开始,吃饭时,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只是认真咀嚼、感受每一道菜每一粒米饭的味道。这么做3天后,你会发现你不再慌张着急。
期待你的行动!如果你尝试了有用,记得一定要在文章下面留言告诉我,让我们一起改变吧~
PS:对我的故事感兴趣的,想听我更多故事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遇见叶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