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垃圾清理之原来我找到我懒的原因了...》
——2021.4.30星期五
正如标题所示,之前每一个星期的定期清理相册垃圾的习惯到现在拖延到一个月甚至是一个月半才清理...
“好像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可是一天回顾下来也没做多少事情,甚至根本没有做什么事情。”
越来越多的屏幕截屏,好像永远也都做不完这些事情,永远有很多代办等着我去做,正如之前写的,我花时间最多的地方是在“开始”,也就是例计划当中。这项行动占据了我整个行动的95%真的太离谱了。
01
之前看《我决定简单地生活》有关的视频,里面的几个观点很吸引我。
1.首先要丢掉“收纳”的念头
2.加一减一的原则
3.不要因为便宜而买下,也不要因为免费而收下
4.在购买前,思考是“必要”还是“想要”
5.电子资料也要断舍离
6.用环保的产品代替一次性的物件(地球也需要极简)
7.选择浅色系的物件
8.租的到的物品就用租的
9.记下你拥有的物品
首先,破除观点很重要,这个观点不仅仅是叫我们不要收纳,且还意味着,“干脆不要整理”。我们可以记录,可以保存,也可以简单地用照片记下来今日所学,但不要收纳,或者说不要“设立太多文件夹”。
代办文件夹有一个就够了,你在怎么细分在怎么归纳,说白了,同样的东西出现两次就是在浪费时间。欲望没有上限,追求完美本来就是人类进化带来的结果。
02
思前向后,终于知道了到底是什么东西堆积成了小山,现有信息,看了信息必然会产生→念头,就有欲望生成了,“我也想变成她那样子好看美丽,但是我没有她那么多护肤品,感觉很有用很好的样子,但是我还缺点钱,啊没事,吃饭省点就好了”于是乎,由于你的三分钟热度,慢慢这个东西就在你生活中淡下去了。循环往复,热度会淡可欲望不会。于是就有了垃圾山的形成。
这时候,你回头一看,你还是什么都没有累积,什么都没有做好。
03
对此,
我对外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e.g.1树林老王的直播笔记,记下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及其需要反思的地方。
e.g.2得到上看到的知识锦囊截图——有用需要学习或是记忆的东西。
e.g.3微信QQ小破站公众号豆瓣等看见有用的东西及时放进相册里面(一下子的事情,没必要留到过年)
上面这些是主要的记录想法的地方,最快的最省时间的方法就是利用相册→数据线→建立周期备忘录。
于情绪化的人而言,碎片化时间最好就是整理所学所思或者是记忆东西,这样才能把时间最大化。
生活杂记
a.主流的观点并非错误,错误的是你不加思考地就相信了这个观点。
b.警惕多功能切换任务,可以在一个任务区间内,切勿多任务支线地去做。
c.对你生活中的问题像李笑来那样,展开主题式搜索。突然想到,笑来在他年轻的时候,就逐渐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起了该习惯——调研能力。对自身的问题先来个粗略的了解,在自我反思中进行深度剖析,找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点,用笔记下来,一一调研解决。
d.其实我最害怕的是,我们的观点都是来自别人的,我们的思想和看法都是别人玩完剩下的。我们的喜好是互联网赋予我们的,我们是被算法强制性推荐出来才形成的观点,
e.你要明白,学习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一味地逼迫自己一定要学进去,效果太差了太低效了,不是说不让你逼迫自己,学习最好的状态是发自内心,觉得自己缺少什么那就自主去捕食。这样长期逼迫自己干嘛干嘛会丧失自我,基于去迎合社会给你的价值标准去做事去生活,未免有点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