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老家小区的院子里柿子树、枣树、石榴树结满累累的果实,在一旁看了、拍了照,还想摘下来咬一口尝尝,想象甜津津的汁水从果实里爆裂而出,溢满嘴巴,啊不行了,口水真流出来了。小时候特别爱吃柿子,到了秋天母亲总会买些生柿子回家,埋在米桶里等着慢慢变红变软。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米桶,扒开米粒,捏捏柿子软了没,实在等不及时黄柿子洗吧洗吧也吃,涩涩的味道直拉舌头,得过半天感觉才能好些。当然母亲也会买熟柿子回来,担心我一次吃太多,会藏起来,等她下班回家再拿给我。于是我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变成了开启灵敏的小雷达,搜索目标,床底下、碗橱里、储物柜里,无论在哪个犄角旮旯,次次都被我成功捕获,找到后以极快的速度吃完。一天回家,找啊找啊找半天,常见角落都没有发现,正急得团团转,猛一抬头,呃,天花板上怎么挂了个竹篮子?搬来小桌子、椅子和小板凳,架起来,终于发现目标!吃完,擦擦嘴,还原犯罪现场。母亲回来,先是瞪大了眼,然后给了个白眼,还好这事就算过去了。小时候怎么那么饿!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主张“顿悟说”。苛勒在1913-1917年的学习实验发现,黑猩猩能将短棒拼接摘取高处的香蕉,指出这是关于问题情景的顿悟。每每读到这儿,总会想起小时候架起桌子板凳找柿子的那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