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同身受,才是这世上最大的谎言。''
90后很忙,前一阵儿还在拼命与“油腻的中年人”划清界限,最近又要给自己挂上“社恐青年”的称号。
不喜欢交际的人们,总是拿社恐为自己开脱。
害羞,不好意思,无话可说......
然而,你以为轻描淡写的社交恐惧症,其实在真正的社恐病人严重,都是分分中在后背上爬着的毛毛虫。
甩不掉,但倍感折磨。
更要命的是,还有很多人把社恐理解成内向,并且义正言辞的给出建议:
就是不爱说话而已,多跟人交流就好了,说个话还能逼死你呀。
可对于那些真正的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讲,社恐,真的可以逼人到死。
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害怕社交,20岁的英国少女娜塔莎就是其中之一。
在小的时候,她就不喜欢话,尽可能的避免和他人说交流。
一旦她和别人讲话,就会手心冒汗,脸颊发红,心跳加速,甚至昏厥。
父母带她去看医生,诊断结果为恐惧症亚型——社交恐惧。
在了解这个疾病的机理后,父母尽可能的给予他尊重,关心她。
不去强求她进行社交,而是让出她自己的空间——喜欢音乐就去学,不喜欢出去那就宅在家里。
从她上小学开始,就对她无微不至的呵护。
就这样,她和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玩耍,结交到许多新的朋友,有着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随着长大,她也上了中学,变成一个普通的女孩,丝毫看不出她有社恐的倾向。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想布里斯托大学。
虽然她和正常人无异,但父母还是早早联系学校,认真交代了她的病情,告知对方她有社交恐惧症。
学校却觉得,内向的孩子太多了,多锻炼锻炼就好。
本以为一切都会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是确实让人意外。
18年4月30日,她却意外自杀在宿舍里,警方发现他的尸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而若是在这天通过答辩,她就可以毕业。
她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相信,父母更是难以接受现实。
但是,任何一个悲剧的出现,都是冰冻三次非一日之寒。
18年初,她的学习压力突然变大。一起合作的小组成员,中途退出,她不得不一个人承担两个人的任务。
......
外界的压力已经让她的社恐有所显现。
她变得失眠,焦躁不安,陷入恶性的循环中。
我没有一天晚上实在凌晨1点之前睡着的。
我谁也想见到,我真的不想和他说话,我开不了口。
在4月中旬,深陷焦虑的她去学校的心理中心,进行了压力疏导,负责和她谈话的老师表示:
她不止一次提到“死”这个词
心理老师建议她去看医生,但医生只是简单的给她看了些安眠药和抗抑郁的药物。
按着布里斯托大学的毕业标准,答辩由考试和5次答辩共同组成。
由于长期的焦早和失眠,她的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5次答辩,她只完成了三场,在首次答辩中,她甚至还没上场,就逃离了教室,被视为缺席。
若是这一次的答辩不通过,就会面临退学的危险。
娜塔莎还给导师发过邮件,表示答辩对自己真的很困难,希望其对时间进行调整
然而,这并为引起导师的重视,他甚至觉得:
我认为她只是太紧张了。
另一方面,学校认为,当众演讲可以帮助战胜恐惧,面对困难是最好的方法,他们这样做实在帮助她。
可是,务之蜜糖汝之砒霜。
所有人都低估了娜塔莎的病情,对社交恐惧症都没有清晰的认识。社恐患者并不会因为这些鼓励而获得力量,反而会因此倍感压力和羞愧。
这次答辩演讲,成为压死她的最后一个稻草。
当我们谈到社恐的时候,都绝的没什么大不了,甚至认为“社恐”是逃避社交的借口。
可是对于一个真正的社恐患者来讲,每一次交流,都如同在高空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不想跟人打招呼,闲聊是世界最恐怖的事。
朋友想找你约饭,不停假装自己很忙。
周末只想宅在家,参加一场聚会比上班还累。
18年的公开数据显示, 我们没15个人中,就有一个受着社恐的困扰。这还不包括,那些“隐性社恐”(表面上看起很好,实际也是社恐患者)的人。
更有人为了逃避社恐,极端的隐藏自己,把自己和世界隔绝。
其实,对于社恐患者讲,比起社恐本身的痛苦,更可怕的人们对社恐的偏见:
有什么大不了,大方点;
不就是说句话,至于吗;
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啊......
这些“鼓励”的话,他们已经听了太多太多。
谁都想要社交带来的愉悦,可与外向者不同,他们会被动感受到社交带来的恐惧和压力。
个人成长中不愉快的社交经历,已经在潜意识中埋下了恐惧的种子。
每次社交,这粒种子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
当你一遍遍鼓励他的时候,其实是在一次次刺激他的紧张回忆,让他觉得自己是不被认可的存在,产生更多焦虑和恐惧。
越焦虑,越鼓励;越鼓励,越焦虑,无形中我们也成了把他们推向漩涡的凶手。
相反的,多些理解,多些包容,就是救命稻草。
空间比温暖更重要
对他们而言,解药不是冷嘲热讽的鼓励,而是最起码的尊重。
当你再次面对一个社恐患者,不奢求一句“我也理解你。”
不必多说,给他们留出空间,就已经是尊重了。
对于社恐的人来讲,有社交恐惧并不可耻。承认恐惧,正视恐惧,才是走向治愈的开始。
评判和责备自己只会让痛苦更深一步。
所以,三个建议,可以帮助大家他们:
1.越是对抗,反应越是激烈。
2.帮助他们接纳自我,才是出路
3.留给他们独处的空间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正是我们的不一样,才有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说白了,这世间哪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
你以为的解药,或许正是他人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