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D1

共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者和公司高管教程》

时间: 2025年6月3日6:00~7:00

范围:译者序、第3版推荐序、第4版前言、目录、开场白P1”与所有者相关的企业原则”~P4“祝愿我们梦想成真。”

书摘:

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他老人家在数十年前就遇见过,并且已经给出了智慧的答案。

巴菲特的那句名言“我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家,因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家;我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家,因为我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家”,正是实业与资本结合的真实写照。

关于巴菲特一生的成功秘诀,可以归结为八个字: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巴菲特早年师从格雷厄姆,后来遇见费雪,再后来与芒格搭档,可以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典范。

任何对于巴菲特投资理念僵化不变、刻板固执的理解,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真正的巴菲特是“活”的巴菲特,是与时俱进的巴菲特。

除了投资功力上的与时俱进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对于他取得今天的成功至关重要——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财务上的良性循环;二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上的良性循环。

人们见过的所有企业失败基本上都是由财务上无法形成良性循环造成的。

这种“每做一笔投资,就多出一股现金流”的行为坚持了几十年,结果就是如今伯克希尔旗下拥有数十家企业,每年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弹药,这才是巴菲特可以大声说“我喜欢熊市”的底气所在。

坚持与合适的人、合适的企业打交道,与人为善、良性互动、相濡以沫、相互尊重、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这是巴菲特多年一直保持成功的关键。

跳出投资看投资,这对于我们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所说的“好人会遇见更好的人”“认真的人得到认真的结果”,可以说就是第二层面良性循环的必然因果。

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人生启发,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巴菲特给我们人生道路的前行之旅提供了一幅关于投资的智慧地图。

如果你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企业的持有人,那么,这个企业的管理如何,长期而言,对公司价值以及未来的股票价格将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公司未来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行为。

一定要明白,如果一个公司确立起来了诚信、理性、公平的好名声,股市最终会给予奖励。

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司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股东特征,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公司定位与股东之间的相处关系,与餐馆和食客的关系类似。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满足所有的人。

我们非常希望,那些喜欢我们服务和“菜品”的人年复一年地与我们在一起。我们希望公司股票的低换手率可以继续保持,保持在那些理解公司运营,欣赏我们策略,分享我们愿景的人手中。

分享:

唐荣老师——从巴菲特师徒生平时间线看一代传奇人生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894–1976)

个人背景 

出生与教育:

1894年生于英国伦敦,幼年移居美国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生涯: 

1914年(20岁) 进入华尔街纽伯格·亨德森劳伯公司,从信息员晋升至证券分析师

1923年(29岁) 创立格兰赫私人基金,一年半内回报率超100%

1926年(32岁)建立共同账户,经历1929年大萧条亏损70%

1936年(42岁)重组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

1936–1956年(42-62岁)年化回报率达20%(同期市场平均12.2%)

1956年(62岁)隐退,任教于加州哥伦比亚大学。

------分割线------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生平的重要记事,按时间线梳理其投资生涯、关键决策与里程碑事件:

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父亲为证券经纪人(家庭文化熏陶)

1941年(11岁):买入人生第一只股票(城市服务优先股),开启投资实践

1944-1945年(14-15岁):投资1200美元购买40英亩农田;从事报童工作,月收入达175美元

1947年(17岁):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名校),后转学至内布拉斯加大学(老牌985,完成本科学习);经营弹球游戏机出租生意,获利1200美元

【英雄不问出处,本科在哪上也没有那么重要,从沃顿转学到内布拉斯加,也是一种人生选择】

1950年(20岁):申请哈佛大学被拒,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考研),师从本杰明·格雷厄姆(56岁,黄金20年投资期),系统学习价值投资理论。

【如果不是考研被哈佛拒了,也不会有哥大名师的传奇历史开启】

1951年(21岁):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成绩A+),拜访GEICO总部并深入研究保险业务

创业与合伙公司时期

1952年(22岁):与苏珊·汤普逊结婚,从事股票经纪工作并兼职讲授投资课程

1954年(24岁):加入格雷厄姆的合伙公司,年薪1.2万美元

1956年(26岁):格雷厄姆退休后,巴菲特回到奥马哈创立巴菲特合伙公司,初始资金10.5万美元(7位投资人)

1962年(32岁):合并多家合伙企业为“巴菲特合伙有限公司”,总资产达720万美元;开始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股票

1965年(35岁):控股伯克希尔,任命新总裁并转型为投资控股平台

1967-1969年(37-39岁):合伙公司总资产突破1亿美元;1969年提前清算公司,躲过1970年股灾

1969-1999年(39-69岁):伯克希尔时代,价值投资帝国的崛起

1970年(40岁):出任伯克希尔董事会主席,开始撰写年度致股东信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特别是在很年轻的时候,能找到一个名师是非常重要的,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其实对整个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巴菲特的所有投资历史里面就有着格雷厄姆的很多影子】

【平移看一下我们自己的时间线,我们在年龄20岁的时候干了什么,30岁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40岁的时候做了什么样的决策,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人生履历。那如果已经过去的人生经历没有办法去改变的话,我们未来可以去做一些什么,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