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7日星期五晴
出门,免不了坐车。去北京坐火车时,对面是三个女人。一个女子二十多岁,背双肩包,穿白衫,漏洞牛仔裤,微胖的身材,一直闭眼微睡。
她下车后,旁边的老太太如释重负,卸下抱在胸前的黑色旅行包,端正地坐着。她高大强壮,皮肤幽黑,一身黑衣,带着一脸的傲气。她旁边的女子三十多岁,带蓝色宽沿帽,她上车后便拿出手提电脑,双手灵巧地在上面点击。她的手白色中透淡黄,肤色也一样。
不知她们是母女,婆媳,还是雇佣关系。上车后,两人面前一人一瓶水。后来,女子拿出一部手机,搜到电视剧,帮老太太把手机倚在小盒上,老太太看起了电视。
中午吃饭,我拿出泡面,火腿。女儿去冲泡,端回来放在小方桌上,热气袅袅。她嘟囔说:这热气打扰看电视。我也有些不悦,这也没办法啊。年轻女子说道:在外你怎么这么多事!她不说话了。女子拿出饼干,吃了几片,擦擦手,玩起了苹果手机。老太太神情淡漠地瞅着手机屏幕。
快到站时,列车管理员拿着黑色袋子收垃圾,不小心碰到她的衣服。她立马不乐意了,列车管理员忙说:对不起。
女儿喝水,杯子没拧紧,水洒落在包上,她提醒女儿,然后递给女儿纸巾,突然觉得她也没那么讨厌。
出站时,许多人忙着坐电梯,我抱着小宝,女儿拎着包,前面的女人上身穿着深蓝色休闲衣,下身穿蓝底白花短裙,我觉得有点面熟。老太太一回头,原来是她母女俩。
后来,我对女儿说,她俩是母女吗?怎么女子吃东西,不让让她?她嫌热气扰她看电视,是不是有点饿了?感觉她们有点怪,也许是我的好奇心在作怪。
因为我晕车,在北京出门一般坐地铁。坐地铁时,大家象洪水一样涌出来,特别是早晚上下班的时候。
等候列车时,人们会自觉排好队,多数人低头看手机,一排人动作一致,好默契啊。静静地带着耳机,刷着屏。上车后也是如此。我出门很少看手机,总觉得看好孩子最重要。有时无意瞄一眼他们看什么,一般是刷朋友圈,或者看剧,也有带耳机学习的。有次,一个人一边看剧,一边回复另一个手机上的微信 。真心佩服他一心二用。
一般有座的年轻人,看见抱小孩的都会主动让座。感觉大家都有爱心,善心,心里暖暖的。
但也有例外,有一次,宝爸抱着小宝坐地铁,旁边坐的年轻男子熟视无睹,许是上班累了。不过几站地,一会就到了。旁边站着的一个年轻人看不下去了,想提醒座位上的人。宝爸说,不用了。他后来问我:真的快到了?我说,嗯,谢谢你。他后来站到后边去了。
有次坐地铁,旁边的小男孩吃着油条,他活泼好动,不时抢他爸爸的手机。他长的很瘦小,眼睛很明亮,他想和小宝玩,小宝看着他滑稽的样子,只是笑。
回来时坐火车,小宝在车上睡一觉。睡醒之后,和姐姐闹玩。我一直劝阻她,可她越玩越开心。直到累了,才靠在我身上睡会儿。
我们在省城下了车。去看望母亲和弟弟他们。夜幕降临,省城在夜晚依然辉煌美丽。母亲背驼了些,黑了些。只住了一晚,女儿担心一开学就考试,第二天吃过早饭说要离开,母亲和弟弟不舍。
回来的路上,后座的小男孩一直用脚顶着座位,有时用力踢,特别不舒服。第一次,我微笑着说:小朋友,别踢座位。只一会儿,他又踢,我只好对他妈说,管好你的孩子。可他妈只说了声不好意思,并未说孩子一句。我不再言语。我只是想,不顾别人感受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
旅行,坐车,也是人生的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