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玉琼
01
今日中秋。
仿佛昨天还在感慨秋的来势汹汹,一眨眼,秋天也已走过了一半。只是,月圆,人难圆。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异乡,一个人过。
倒也谈不上有多悲凉。因为早已习惯。毕竟快十年没在家过中秋了。
你想要追求一些东西,就必须舍弃另外一些东西。这是铁的定律。没有人可以什么都不付出就得到一切。就好像,你享受了单身的自由,就没法享受两个人的甜蜜。同样的,拥有了恋爱的美妙,也别整天嚷嚷着放浪不羁爱自由。
那些日子过得很拧巴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贪心。
一个人过节,也要好好过。生活总要有点仪式感,才会觉得有些盼头。
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出去走走,想必是极好的。待夜幕降临,一轮圆月升起,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此,也算没有辜负这片良辰美景,也算对得起,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
02
换上新衣,如期出发。目的地是阳澄湖畔。
秋日的暖阳,穿过树叶缝隙,透过玻璃车窗,落在人身上,熏得人懒洋洋。听着温暖的音乐,随手写几句心情,也是惬意的美事一桩。
到了。迎着风在阳澄湖畔走一走,和邂逅的油菜花打个招呼。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绿草地,去寻觅马儿和同伴。遛马,散步,发呆,闲聊,晒太阳,就这样,虚度半日好时光。
傍晚,夕阳西下。看着一轮红日缓缓沉入山头。我不会忧伤。因为我知道,皎月即将登场。
果然,很快,阳澄湖上空升起了一轮明月。清辉洒在湖面,也洒在行人的肩上。
赏玩片刻,不觉天色已晚。那就乘着月色,回家吧。
03
但是,习惯归习惯,享受归享受。每一个不能回家的中秋,难免会生出些愧疚。这是每个游子难言的心病。
想起昨日和母亲通电话。除了那几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些细细碎碎的日常。可就是这些平凡和琐碎啊,蕴含着无限的感动,直戳人心窝。
聊到月饼,母亲一拍脑袋:“呀,忘了提前给你寄家乡的月饼了,最近都在瞎忙什么啊,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忘呢?!得赶紧补上,外面的月饼哪有家里的好吃......”
我愣了一下。寄月饼,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可是在母亲眼里,却成了天大的事儿,极其重要的事儿,不容忘记的事儿。
大概在每个母亲心中,关于子女的事儿,都是大事儿吧。她会怕你在外面吃不好,会担心你在外面受委屈,会把家里最好的一切都留给你,会在每一个节日期盼着你回去。
我相信,这份拳拳的爱意啊,会帮你在内心构筑一个温暖的角落。这暖,足以抵御外界所有的寒。
父母一心想要为子女付出全部,而他们想要的却不多。
“你寄回家的钙胶囊收到了,你爸吃得可开心呢,笑得合不拢嘴,一直夸你懂事......”
天知道,我不过是买了几百块补钙的保健品而已,就能让父母如此满足。
年轻的我们总是会想,等赚够了钱,就好好孝敬父母,带他们享享清福。其实啊,钱多少算够呢?父母想要的,不是很多钱,不过是你心里始终装着他们。一个电话,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份小礼物,就可以让他们开心好久。
对于游子们,按照每年回家一次的频率,在往后短短几十年的余生里,我们与父母的缘分,不过只有寥寥数十面了。每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
如果可以,常回家看看吧。如果做不到,至少经常打打电话。
真的。来日,不方长。
04
“看,买的新衣服,你说,妈是不是越来越好看了?”
“是是是,全世界你最美......”
我想,母亲的心里,一定住着一个小孩。即使经历了再多苦难,也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对生活充满了向往。我现在还算热爱生活,很大程度,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你写了那么多身边的人,怎么也不写写我啊”,母亲开玩笑道。
其实啊,不是不写。而是母亲这个话题,太过宏大,太过深沉。我是怕自己笔端太浅,不能很好地表达,所以,并不敢轻易触碰。待日后有机会再提笔吧。
今日随心写了些只言片语,以此纪念我的中秋。夜已深,露浓霜重。早点睡。晚安。
玉琼
2018.9.24 写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