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必须假设,除非得到相反的证明,他们对我们是敌对的。
人们常说,先进的文化是善良的,但是我们不能冒险。
——阿瑟.克拉克
01
【片名】
这部电影英文片名《Life》,大陆译名《异星觉醒》,香港译名《外星生命》。
一向开脑洞的香港竟然译了个这么契合的名字,甚至比英文原名要好很多。
《Life》这个片名太宏大了,很容易让人想到讨论人类起源的《普罗米修斯》。
但是它并没有宏大的世界观设定,只是一部小格局的密室逃脱类型片。
所以观影前要降低期待值,并找准类型定位,否则很容易失望,这可能也是它北美口碑不佳的原因。
02
【叙事】
这种封闭式惊悚片最关键的是叙事。
当时间空间被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后,考验的便是主创人员的叙事能力了。
这种类型的片子,编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节拍到场景到序列再幕,要让观众忘记时间挪不开眼睛。
电影总共有两个大的转折点,分成三幕。
第一个点是Kevin遭电击后开始杀戮,这也是第一幕的高潮,影片进入第二幕。
第二个转折点是吉伦哈尔和指挥官穷途末路,这被布莱克.斯奈德称之为剧作中的“灵魂的黑夜”,影片进入第三幕。
叙事好在两方面,一是节奏,二是铺陈。
节奏简单点来说就是没有尿点,六个人依此死亡,Kevin愈发凶狠硕大,每隔一段时间扔一个惊吓点出来,虽然有些拖沓但总体情况及格。
最喜欢的是情节的设置,在第一幕中就已经为之后每个人的选择做了铺垫。
雷诺兹嘴贱重情义,所以他是第一个冲进去救人的;真田广之孩子刚出生,所以求生欲特别强以至于做出错误判断;吉伦哈尔的战争创伤和肌肉萎缩,为之后的反转提供给了合理解释。
03
【人设】
人物设计的好不好?争议很大。
《反派影评》的主持人波米认为,人物过于伟光正,浮于表面未触及人性。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到:
人物性格真相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选择便越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本性。
面对Kevin造成的死亡威胁,每个人的选择是否真实?自我牺牲是否可信?
在我看来波米所谓的“伟光正”并不恰当,每个人物在做出牺牲的选择前都有着极强的求生欲,只是在危机过大时选择牺牲自己。
当然不得不承认编剧在设计情节时,刻意回避了人性的冲突,或者说没有让人物进行“人性”的抉择。
唯一不满的是黑人微生物学家,我实在找不出他背叛人类的合理动机。
“不能怨它,它并不想伤害我们,只是想要生存罢了。”你确定不是在黑黑人?这是在为“种族主义”辩护吗?
很难不让人阴谋论啊!如果真有政治隐喻,那导演居心叵测啊!
04
【Kevin】
谈到外星生物银幕形象很难跳过《异形》。
单娟在《怪物科幻电影中的视觉奇观的技术营造》专门论述了怪物的“身体奇观”塑造。
制作怪物角色所使用的前沿科技大致可以划分为传统特技和CG特效两个主要时期,第一部科幻电影至1992年的《异形3》为传统特技时期,这一时期多以模型和真人饰演为主。
Kevin由CG特效制作而成,但其奇观性远不如几十年前模型为主的异形。
私以为不是想象力的问题,而是社会环境变化的原因,我们发现怪物科幻电影兴盛时期是二战后,冷战后期,《异形》便是这个阶段的产物。
王虹在《“虚拟”与“现实”》中对此有精彩的解读。
国家和垄断资本的关系就类似于生化人船长(人格化的掌控者)和怪物异形(庞大的,内在结构严密的垄断资本)之间的关系。
当然社会背景并不能成为Kevin银幕感染力差的挡箭牌。
不过Kevin初期形态着实让我惊艳不已,这个形状怎么瞅着那么像男性生殖器。
05
【摄影】
电影除了红色警报时用的是暖色调,其余所有时间都是冷色调低照度,这是惊悚恐怖片的标配。
2016年的《太空旅客》以暖色调为主,因为人家定位是科幻爱情片,所以不好说什么。
影片第一个长镜头实在搞不清楚它的叙事目的,如果想带观众浏览太空站,那直接像《生化危机》来一个全息投影就好了。
在迷宫一样的站内,根本没有定位功能,方向也是模糊的。其次在这个场景中危机事件发生在站外,但站外几乎没几个镜头。
我推测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否则开始这场戏应该是《火星救援》结尾那样拍。
06
【配乐】
影片全部的配乐是管弦交响乐,跟片名犯了一样的毛病。
既然定位到了密闭空间,就不应该用这种宏大的音乐。否则如何营造惊悚感?
电影所有的元素都必须是为了服务叙事,配乐师自己倒是爽了一把,害苦了电影。
《异形》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成名多年后依旧对杰瑞.高德史密斯耿耿于怀。
说到配乐,不得不提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由伯纳德.赫尔曼担任配乐,成为影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