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归处是吾乡

明天要启程回京,今日陆续打点行装。

这次回来共12天,2天用来工作,10天用来生病和治病,走之前成功退烧,然后带着没有完全消去的炎症回到工作的地方。

说来奇怪,北京什么时候变成了仅仅是个工作的地方?曾几何时,北京有我的英雄主义和平淡生活,可能是近年来当那些浮世的欲念褪去,心里剩下的都是最朴素本真的东西,简单到不需要北京的丰富和多元来成全了,也可能是证明能够在某处立足之后,放松了许多,是不是真要一直立在那,倒不那么重要了。

反而是家乡越来越让人眷恋。

没有乡愁的人是可悲的,如果可悲这词不合适,至少也是遗憾的、缺少方向的。刘擎教授说,乡愁,只有离开才有。真是很辩证,离开为了回来,回来为了再次离开,这本身就伤感,伤感的东西有美感。

眷恋家乡主要是因为方言自由、地方小生活方便、物价低居住条件好。

曾经离家求学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相聚,会因为自己的东北口音而羞愧,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爱得好笑。方言实在是生命中一处令人安慰的角落,每次回来走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跟父母、亲戚、街坊邻居、出租司机、服务员讲起家乡话,都好似有股舒适的暖流瞬间遍布全身,家乡口音,让所有人能迅速识别你是这里的一份子,就像你从未离开过,你小时候在这里长大,在这结婚生子,在这上班下班,现在你来菜市场买菜,就像你在这里活过的千千万万个日子一样。就算你走遍名山大川,见识世界万千,你永远都是老谁家那个小谁,最终只会是从小谁变成老谁而已。

说方言的时候,我最放松也最不怕暴露自己真实的一面,因为我的公理和常识,社会规范本来就是在这习得的,我对此处的社会普遍价值判断标准最有信心,永远不用急于证明这是某个常识(像在其他城市有时候需要做的那样),也不用担心无法被理解,至少在这里被理解的概率最大。

我让儿子在东北上幼儿园,也是想给他建立一个“故乡”,看他来之前普通话说的还不错(全家人讲东北话的情况下),现在跟幼儿园小朋友学的已经是很纯味的东北小孩儿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可焦虑的。

岁数越大越想念东北,时常回忆小时候的东北往事,一有机会就往家跑。可是家乡似乎并不是很欢迎我,因为几乎每次大的年节回来都要生比较重的病(我指需要卧床完全没法玩的那种),一次是2016年左右全身过敏发烧,除夕打吊瓶,折腾了整7天回京上班;一次是端午节上感发烧三天假期没够又请了5天假才回得去;还有一次过年因为什么发烧忘了;再就是这次。甚至让人开始怀疑风水要诉诸迷信解决了。我妈心疼我,戏谑到,以后放假都别回来了,我说不行,哪怕天天跑医院,也要回来,家乡虐我千百遍,我待家乡如初恋!

家里就算跑医院也方便啊,最近的医院开车三分钟,好一些的开车十分钟,早上8点半出门,10点半已经打完吊瓶回来了;家里楼下是商超综合体、小区对面是有山有水的公园,走路三分钟是25块钱尊贵享受的高级大澡堂,烧烤等各种好吃的还在激烈竞争。儿子的幼儿园在小区东门,大悦城室内游乐场开车五分钟。街上的年轻丫蛋穿着时尚,物美价廉的时装我看了质量其实很不错,1000块钱能从里到外买一身。当然貂不便宜你得有,不然冬天外边走十分钟真扛不住。

住的就更好了,同名小区北京的我是买不起的,北京的小区绿化也没见这么好。我没住过什么好房子,家乡的房子是我爸妈亲手装的欧式风格,我自己绝不会搞这么隆重,但有现成的我肯定乐意住,所以我老了得回来养老。但我不能着急老掉,越慢越好,这样才能和爸妈在一起。

家乡啊家乡,还有一个月过年,到时候可要善待我啊,别让我生病了,让我好好享受一下你的怀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此心归处是吾乡 一直都不敢矢口不是一个感情过分敏感的人。 高中毕业,冥冥中注定一般报了一所南方的大学,来到武汉这个...
    Aparijito阅读 304评论 0 1
  • 流浪 流浪的人在流浪的路上 看不见远方 何处是我的家乡 港湾 港湾是游子永恒的念想 不知道是否有那灯光 照在人生某...
    師兮阅读 275评论 0 0
  • 七月已落幕,八月已启程。 在夏的炙热中感受着万物生长的声音,也在大汗淋漓中感受七月的逝去。夏日总是感觉太漫...
    青青子衿千寻阅读 259评论 0 0
  • 最怕朋友突然的远离 难过却又没有勇气去问为什么 但愿不会 只是自己太敏感
    风雨等故人阅读 260评论 0 0
  • 我折腾这大半个地球,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最后的最后,发现自己最想回去的,还是那个小北间。 我在那个小北间里住了1...
    马戏团主兔小姐阅读 199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