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选择有诀窍吗

【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觉得挺有意思的,是关于苏格拉底的学生问他如何更好选择人生另一半的。

      视频通过三个学生在面对一大片麦地,从麦地的一边走到对面的另一边,如何选择到一根最大麦穗的不同做法来告诉我们应如何选择人生伴侣的答案。

      学生一:一进麦地就采摘了他认为最大的麦穗。然而,当他越往麦地对面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采摘的麦穗不是最大的,于是便想改变主意,想要更换更大的麦穗。可是苏格拉底在游戏开始之前便有了规定:每个人只能采摘一根麦穗,并且采摘后就不能更换,同时也不能走回头路。当学生到了麦地的对面时,苏格拉底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学生说了一句我认为很精典的话“动手太早,效果不好”。

      学生二:这个学生由于吸取了第一个同学一进麦田就采摘麦穗的教训,便想着要多看看、多走走再进行采摘,这样才能采摘到最大的。然而,直到他走到麦田对面的尽头时发现已经错过采摘最大麦穗的最佳时机,于是他想回头去采摘。这时苏格拉底发话了,说不能回头,于是他只能在麦田尽头附近采摘了一根相对大的麦穗。这时苏格拉底便问他是什么感觉,这个学生也说了一句我认为比较精典的话“动手太晚,结果很惨。”

      学生三:这个学生不知是自己本身就很聪明,有做事通盘考虑的习惯,还是因为他总结了前两个同学做法的好经验。他在进入麦田前不是空着手的,而是带上了已准备的一支笔、一把尺子、一张白纸。这位同学准备这些东西干什么呢?他想通过用尺子测量把麦地分成了三块,找到这片地的那个中心点,就是这片地1/3处的位置;然后在其中一块1/3地中找到一根目前最大的麦穗,把麦穗划在白纸上;接着再用划在白纸上的麦穗去与地里其它麦穗进行比较,当发现有比划在纸上大一点的麦穗时便开始采摘。最后他跑到苏格拉底的面前说,他采摘到了地里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同样问他此时有什么感受。他说,在做选择前,首先要建立标准,然后再对照标准去作选择,这样就容易选到更好的了。

      嘿嘿,讲课老师的点评来了:每一次胜利其实都是标准的胜利。

      你幸福了吗?视频的最后,讲课的老师抛出了一个认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假设你在最一开始就遇大了最大的麦穗,但你没有采摘,错过了时机,那对于你来说是幸福,还是灾难?对于这个问题,我开始一直找不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后来通过沉思终于找到了。我最后的答案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比较应建立在一定标准的基础上,不能无边界的去做比较,最好能尊从心理学上的比较相似性原则,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落了。

      感悟:人生在选择伴侣时尤如选麦穗,能否选择到那片地里最大的麦穗,能否找到那个人生中如意的伴侣。说来,选择用正确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后续如何用好、经营好已选择的麦穗也同等重要。加之,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好坏与一个人的感知力有关。就比如幸不幸福的问题,无论你具备或好或差的条件,最后得出幸福或不幸福的结论都与你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同样的,在个人看来,选择无关诀窍,选择了就去接受、去经营,不顾风雨兼程的向前行,去体会不同选择所遇到的不同风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