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均收集自TedxQuanzhou摄影团队和“無人设计”工作室团队。
Tedx
初识TedxQuanzhou是2015年,彼时还叫做TedxCitong。想到城市里也有了Ted,很是期待,陆续了也参加一些活动。
今年的年会主题是“The Future You”。上午的主题演讲部分,是种渐入佳境的体验,7位讲者在领域中自是优秀,然印象深刻莫过于其两位。一是青山周平,这位当天几斤刷屏的讨论“空间”的设计师,以及被“90后”所标签,但演讲主旨是要打破刻板印象的青年学者,洪鑫诚。这两位给笔者带来了更多触动。
上半场作为观众,虽是开心触动,却也很有情绪无法表达之憾。好在本次活动设计安排了九个工作坊供选择体验,实在是点睛之笔。亦是本文着墨重点。
無人设计
笔者参加的是由“無人设计”工作室团队主持的“设计坊”。吴彦老师,知道她和工作室已经久矣,加之对于“设计”抱有兴趣,便选择在于此,看看能和同来的伙伴们碰撞什么火花。
提前到达,遇着吴彦老师正和学生志愿者们布置场地,准备材料,作为一个习惯性主动者,便加入他们顺手帮忙。
开场后,任磊、吴彦老师做了幽默有趣的开场。观众对工作室的调性有了大体的观感。
Mind Weave
介绍已毕,吴彦老师讲解需要完成的内容。在名为Mind Weave的方法下成员合作,完成产品,步骤有三。
首先每人在大的便签中画下3-5种喜欢的产品,再分别用3张小号便签,写下该产品的特质Keyword;用意在于,可以思考和解构你喜欢的产品特点。场内半数人工作和设计并不十分相关,但左右相看,大家都能够随手画出各色作品。
接着,每根竹签穿起对应的大小签,小组内则通过皮筋皮绳将所有的竹签绑缚组合成为一个共创作品;这个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每人的想法和行动并不一致,先动手还是先设计的问题,就已经浪费了开头不少时间。直到有人率先打破僵局动起手开始连接,大家才慢慢跟上。我所在的大组进度稍落后于另一队,成果也属于几种想法的拼接。
Anyway,诸多竹签最后产出了两个“异形”的作品,分别由两位组员“解读”了一番作品的产生过程和寓意。
接着,众人在两大作品间寻找喜欢的作品和特质,并用小射灯点亮他们。在此基础上,通过各色灯光寻找联系,找出7. 8个关键词。
与此同时,我们得到了两个闪亮的作品。
情景剧
最精彩的部分于是到来,已分出的两个小组,根据这些关键词在十分钟内憋出一个情景小剧。不消说,真的需要头脑风暴一番,组织和配合少不了,还要有主动的个体。
Deadline后,两个作品次第上演。《来自星星的你》剧组组织了不少流程和细节,偶有爆笑之点,殊为不易;《今天我是乔布斯》剧组则在定了几个主要演员后,组织 了一半成员当“观众”,做托烘托氛围最好不过。作品虽有比较,但最重要的参与和乐趣,能看出大部分人都得到了。
Conclusion
其一,本次工作坊的体验总体比较新奇有趣。尽管在过程中能听到隔壁坊时而传来欢快的“惨叫”,但笔者更倾向于引发点滴思考,并且能够产出作品的体验;整个工作坊间,尽管吴彦老师说有不少环节都在push大家完成,但个人感觉紧凑的节奏完全能适应。再者稍有些压力也能够提升效率来产出作品。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