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冯唐《成事心法》中讲到一件事。
曾国藩曾经教自己的儿子练习柳体,单日以生纸对着字帖临,双日用油纸蒙在字帖上摹。
数月之后,你会发现,手越来越笨拙,字越来越难看,练字的兴趣越来越低,这说明你的困境来了。
遇到困境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熬过去。然后,你就慢慢往前走了一步。
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你再往前走的时候,又会遇到同样的情况。你需要再熬再进,再进再熬。
终于有一天,你发现,你似乎站在了昆仑之巅。
听到这里时,我感觉是上帝给我的棒喝,让我瞬间悟到写作的禅机。
自从今年五月份我完成了日更365天以来,就像人生经过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终于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本以为可以皆大欢喜,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只是完成了别人眼中难以做到的“持之以恒”。
文章的质量水平还待提高,文章的专注领域有待确定,快乐感一下子降了下来。
就像曾国藩所说的练字,数月之后,发现字越练越丑,越来越不会写了。
在困惑中,我报了读书写作训练营,先学习如何提高读书质量,再思考如何提高文章质量。
今天,在看到曾国藩的这段话后,才明白,原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循环往复地出现各种的困境的过程。
遇到困境时,需要我们先沉下心来,不要着急要质量、要效果,而是继续不停地往前走。
有时,在我们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问题会一个个的消灭;
当然,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地再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积微者,速成。”
我们在不知不觉间,量变达到质变,水平也就慢慢提高了。
曾国藩曾说“凡事皆有极难之时,打得通便是好汉”,也许,我还需要继续不停地磨练。
在昨天复盘读书训练营的课程时,我思考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打算,暂时将公众号所专注的艺术品解读,当作自己目前专攻的领域,尽管有点冒险。
毕竟艺术类的文章,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太小众。
但这是我目前比较有积累,也比较喜欢的领域。
其他,如读书或散文等,就作为日常的练习和积累。
这样,心中一下感觉清晰多了,
冯唐认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凡人,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我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笨人,那就接着走笨路,下笨功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