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

曹植①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②,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③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①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曹植文学造诣颇深,南朝文学家谢灵运就曾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②左的:位于左侧的射击目标。

③剽:行动轻捷。

赏析

这是诗人在曹丕称帝前的诗作,是其前期作品中最为杰出的一篇。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不顾自身性命,奋勇报国的游侠儿形象,诗人在对其表达赞颂之情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落笔,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暗示骑马者的气派;“连翩”用来形容骏马飞驰,而马一路奔向西北的边塞,暗示边关军情的紧急。开篇未见人,却通过侧面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骑马者豪迈的气概。“借问谁家子”四句,诗人以设问的形式,补叙骑马者的来历,告诉读者他是幽州、并州的游侠儿,少年离开家乡,如今名声在外。由此,诗人已对本诗的主人公做了详细的介绍,为下文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宿昔秉良弓”以下八句,诗人以铺陈的形式表现游侠儿的超群武艺。他拉弓射箭,接飞猱,散马蹄,动作一气呵成;“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诗人通过比喻,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游侠儿的敏捷、勇猛。

“边城多警急”以下六句,写游侠儿沙场战敌。边关频频传来急报,胡虏多次入侵;当战书刚从北面传到城中,游侠儿就立即策马奔赴前线,这与开篇“连翩西北驰”遥相呼应。接着描写战况,游侠儿长驱直入,直捣匈奴军营,又调转军马制服鲜卑骑兵,在前文大篇幅对游侠儿高超武艺的铺叙之后,诗人此处以精炼的语言抒写游侠儿战场大展武艺、英勇退敌的景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结尾八句,诗人以战事为背景抒写游侠儿的内心世界,赞扬了其不顾个人安危,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游侠儿“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的忠孝两难全的惋惜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