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书--林依婷

与你最是厚重,也最是如水。不急回信。

Dear 林依婷:

之前给你写的明信片许久忘记寄出。

过了几天,感觉当时的心情也转变了。本想作罢,但一想,还是寄出罢,顺便附上我此刻的心境。

昨晚看了《黄金时代》,还剩半小时不到的时候,妈的,断网了。挺无奈的。不过感想却很大。我觉得萧红的一生真他妈太苦了,一个像她这样性格的女文青,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小的时候没得吃,没父母爱。祖父告诉她“快长大吧 长大了 长大了 就好了”结果呢,丫的我是看不出来哪好了,身体不好,爱情不顺,萧军与她终究是守不了,端木比起爱她更爱自己的生命甚于千百倍。

但我总觉得看到后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人活着别顾那么多,活成自己的样子就够了。这是萧红给我的感触。或许她的活法中掺杂了太多的无奈,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罢,我最大的感想真的就是这个,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

于是,我又觉得干嘛要顾那么些胖瘦,他人的看法,甚至我想到一些人为了社会中的看法早早地结婚、生子、工作,不免觉得很悲哀。社会体制扼杀了《局外人》的莫尔索,而现在扼杀我们大多数人的却不再是社会体制,而是自己对自己人生的限定。当然,社会体制的原因也在,许多存在的,甚至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大家总会觉得是对的,必须要遵从的。这种“默认”的力量真是很可怕的。因而,当人们越来越畏惧时,就活在了自己所限定的人生中。

然后,我便觉得自己理解了些原来根本无法理解的一些人的人生。比如萧红在码头挺着肚子打地铺的时候却很豪爽地请大家去饮冰店,还把2块7毛钱当作小费赏给了服务员,当时逃难钱最是要紧,而她说“我留着也没用”换作之前我会觉得她傻,可现在觉着她大概认为自己逃不出去了,于是索性花个痛快。

接着又有很多人冒进我的脑子,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春树。之前一直觉得这个女子何至于要那么张扬,那么不羁,甚至将自身的性爱经历写成《北京娃娃》出书,现在觉得她不过是要活成自己的样子,那只是她的方式,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而我有什么资格去以自己“限定”的视角去指点评判?

这大概便是我昨晚想的吧。

不过昨晚又是睡不着,我想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止不住地忧虑吧。

                              15.3.3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weak引用和unowned引用有些类似但不完全相同。Unowned 引用,像weak引用一样,不会增加对象的引用...
    希达like阅读 8,292评论 1 1
  • 这样的一个社会,人真的是太冷漠,没有人关心谁,没有人在乎谁,那样的关心也只是表面的,人心谁有能知道多少呢,现在的朋...
    总会想起阅读 5,1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