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最近肯定被这部丧尸电影刷屏了,
朋友圈的好友,都大呼,太好看了,太刺激了,还有人说,太吓人了。
其实,不管是好看,还是吓人。
今天,我们还是想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这部电影,就是《釜山行》。
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带有一丝的戛纳光环在里面。
这部电影之所以可成功最重要的是在对商业片的制作水准上有足够的把握。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接近好莱坞水准的商业片,
没错,确实接近,不管是从特效上,还是剧本的人物构建,以及商业性上。
所以,就不得不说一下我们的邻居,韩国朋友为什么能拍出来,
而我们拍不出来?
韩国人很聪明,他们知道自己在家里摸索不出来美国的那套,
直接偷师好莱坞的制作方法,虽然开始并未见到效果。
但在后面的电影中,尤其是犯罪题材的电影,其电影的质量逐年增加,
最为值得探讨的就是那部《杀人回忆》。
难道只有学习好莱坞就可以拍出好电影吗?
不,当时韩国民众大呼实行电影制度的改革,
政府实行电影分级制度,最大限度的放开对电影的限制。
对演员的过往作品质量有所要求,就是演员的作品年鉴。
在韩国,演员演一部烂片,不仅挣不到钱还会影响到后面的作品。
最重要的一点是,演员的片酬和票房挂钩的。
以及政府对电影实行本土保护政策使得韩国电影有了生存的空间,
再反观这部电影《釜山行》,男主角是不是超级熟悉,没错,他就是《熔炉》的男主。
《熔炉》那部电影对韩国的法律体系冲击蛮大的,所以演员的过往作品是很重要的。
在电影中,还有对权利对立面的展现,
列车长代表着权利好的一面,当丧失铺满车厢时,他选择的是再而三的请求上级能否开到安全地带。
那个特别坏的什么常事,代表着权利坏的一面,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看似是在为自己谋利益,实则是在利用权利和险恶,一次一次的把自己推向死亡。
不难看出,在这部电影里,韩国对政治权利的隐喻还是颇为明显的。
但是,这部电影,还是过誉了,
还是韩国电影中常见的老三套,无尿点,煽情,黑政府。
韩国知道在大场面上的调度和特效不及好莱坞,便放在车厢里,
场面的调度变小,对外界的助力要求变少,在黑政府上,就用小人物,
最大的漏洞是,对丧失出现的原因一带而过,给出的信息量太少。
与之前非常成功的好莱坞经典丧失大片《僵尸世界大战》相比,
僵尸的设定是有听力,所以在商业广告的植入上,手机植入显得格外明显。
最后男主死去,用影子作为表达遗憾,还是一个加分项,
在最后,能突然的收住,导演的功力还是值得赞叹的。
不管是丧尸题材,还是犯罪题材,
在电影电视制作上,韩国已经在电视超越了我们,现在电影也在慢慢的超越我们,
这种超越不是资本,不是外界评价上,
而是在对待电影的态度上。
但是,我们不否认中国没有好电影,有,但是体制上受限,
可能某些题材在经过体制的改造后,显得不是那么的原汁原味。
但我们还是看到很多前辈和青年导演,为了拍出最好的电影所做的努力,
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还有现在人们的观影习惯受限。
最后,不管是韩国,还是中国,无论谁发展的快与慢,我们都在正确对待,
因为,热爱电影,不能纯凭一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