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每到深夜,夜深人静之时,如果白天不是特别累,就总也睡不着觉,心中慌慌不安,总觉得应该找点事情做,写作、阅读或者观影。否则心里空落落的,好似少了点东西,时间不应该就这样白白浪费,心中颇感愧疚。
有灵感的时候我会奋笔疾书,即使战斗到后半夜也依然亢奋。没有灵感的时候,面对那一页新建的文档,我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或者在白纸上乱写乱画一通,内心焦灼。
当某种行为养成一种习惯之后,不是很难戒掉,而是内心深处根本不想戒掉,想更加深刻的巩固和完善这种习惯。因为它会给你带来某种良性循环。
比如说,我有做计划做复盘的习惯。我会每天清晨列出一天的大概事项以及行程安排。到了晚上再对这一天进行总结复盘:哪些事情做了,哪些没做;做的如何,为什么没做,以及怎样改进。做计划做安排得有个大前提:你要有事可做。不然,无所事事的生活需要安排什么呢?如此一来,这个习惯就会从侧面督促你更丰富地去生活。当整天无事可做时,恐慌就来了。
人们追求“无欲则刚”的境界,但我想当所有欲望都消失殆尽的那一天,没有人会不感到恐慌吧。
人的身体是有记忆的,并且会将这种记忆呈现出来。你常做什么,常看什么,常听什么,身体的整体气质就会呈现出什么状态。有时候我走在街上,发传单推销的上前和我搭话,很多都会问:“你是做老师的吧?”啥,老师?好吧,我在大学的时候做过一个学期的辅导老师。直到现在我仍处于学生的心态,保持着学习的习惯,没有进步的时候会慌。虽说不至于达到“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状态,但是却能体会那种心境。并且有种越学越空的感觉,就是当你知道的越多你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有那么多人如此博学和专业,有那么多东西你都不懂。
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感慨: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同阅读对心灵的滋养。不管现在是什么生活状态,阅读都是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径。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在那个自己不曾注意的一瞬间,不同于旁人的气度就流露出来了。
有种说法叫“碎片化阅读”。如果是时间的碎片化我表示理解,也给予赞同,毕竟生活太忙碌了,除去学生时代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深入阅读并加以钻研。但如果是阅读的碎片化,我是反对的。我认为这种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比较混蛋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什么想了解的网上随便一找,总能看到许多类似干货的他人解读。如果你真的想系统全面的获取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必须得花时间用心钻研,深入思考。而碎片化阅读只会让你也成为碎片,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避难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后者。可是,如果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就算再多的碎片化阅读,也不会让你真正的有所长进。
我提倡深度阅读,阅读不只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为什么读经典能改变我们的生命呢?文学的功能是什么?就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对我们的审美以及价值取向进行奇异的再造,在我们对真善美以及价值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或者对头脑形成暴击。那些人类最高的价值,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会融入我们的血液。一旦身体里有这样的东西,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暂时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观扭转。阅读,是拓展人生体验的最大捷径,然而很多人为了追求时髦而对那些经典文学不屑一顾。但正是那些文字使我们对生命、审美、真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直接的感觉。不要害怕深度阅读的苦,那是你去往世界的路。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察的一生不值得一过。”可是,经过审察的人生不那么好过。很多选择人不去审察,或者即使审察了也依然不改从前。但仍有那么一部分人宁愿选择那条不太好走的路,因为希望这一生值得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