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十月节。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今日上午,跟一个在读大一的表弟聊天,询问他在大学读得怎么样。
他说,感觉大学就是没有事做,课上完了就是回寝室里耍手机。有次,跟室友去工厂里打了一次临时工,做了一天,就10元、10元一个小时呀,再也不想去了。一声叹气。
他的叹,并不让我觉得惊讶。当前,不也是很多大学生跟他一样吗。
没事做,又不知该去做什么事。迷茫、失措,又焦虑。曾经,我也一样。
而另外一个学生,也是大一,我曾经在凉山支教的学生。基础很差,初中数学只能考到二三十分的人。说真的,我从来没有认为过她能考上大学。
然而,她去考上了。这段时间,让我还教她初级会计。
初中毕业,她没考上高中,而是去读了中专,选了一个不怎么热门的专业酒店管理,一年的理论,两年去珠海的一个学校实践操作。后两年,她选把一个酒店里实习,有工资,低,学生学习的廉价劳动力。酒店里上班一般时间都比较长,经常是深夜,但一有时间,她就学习,虽然每天时间短但日积月累,酒店里的一年,她通过了学校的一个考试,还获得读大专(非全日制)学费的帮扶计划,大专顺利毕业了就能获得一笔学费的补助,但最开始要自己付出一部分学费钱。她便读了,利用自己节约下来的钱,存了大半年,没有向家里索要一分钱,2500左右。
最后一年,也就是今年,她参加一个高职院校的特招考试,她本来只是试试,没有想到竟然考起了。
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当初在支教的时候,以当时她的水平估计,班上的一个中等生,她能考起大学就是一个奇迹。本来支教的地方能考起一两个大学,就已属难得了。
五年后,她以一个中职的身份靠着自学创造了这个奇迹。当时,跟她一班的,成绩比她好的多的,也没有考上。
有时候,真正努力起来了,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是一个神奇。
她放弃了在珠海的那边的学业,2500元的学费也就拿不回来了,来到了她考起的大学。家里穷,也拿不出一分钱,幸好申请到了一个助学贷款。拿着仅存的几千块去学校,再怎么也要读下来。我默默地给她加油。
她选的财务管理专业。每次跟我聊天的时候就会给我说,这个专业的难,但会坚持下去。
她又报了一个专衔本,在专科期间争取也拿到本科学位。本来本专业的课,她们学校就排得就够满了,现在这个星期六日又排了专衔本的课程,一周都是课,那连时间去做兼职呢。可她有哪怕只有半天的时间,如果有兼职能做的话,她都会去做。学校在郊外,去市里就要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
有次,她给我说她刚去市里发了几个小时的传单,就20块钱,除了来回车费所剩无几了,10块钱,可能对她来说能吃两三顿饭了。
只要有可能,都会竭尽全力去拼。
最后,她利用朋友圈卖起了当地水果来,芒果、石榴等。每个中午,人家吃饭的时间都是她去邮寄快递的时候。我问她这个能赚多少,她给我说外地的还是包邮的,没得什么赚的,就一两块钱。
一边忙着繁重的学业,一边还要为生计而奔跑。
昨天,她报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这也是她们学校的硬性要求。填写报名资料,每一步她很害怕填错了。一个个地向我求证。
她期望,每一个机会都不错过,大学不挂科,能顺利毕业,能不白过这个大学。
学校的课,老师讲的很快,没有一点会计基础,数学也差的很,为了能一次性考过初级会计证,我利用了星期五、星期六晚上通过网络给她上课。时间都是一步步地挤过来。
一个大凉山里面的贫穷女孩,一步步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她说,努力,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正如有人所言:“越努力,越幸运。”
同样的都是大一学生,一些迷茫,打着游戏,看着韩剧;一些目标笃定,靠着意志,如蜗牛慢慢往上爬。
我对我表弟说:“做点事,充实自己吧!”
对那学生说:“你的努力不会白负的,你的大学定不会浪费。”
走吧,我们一并前行。
-End-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