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为了逃避焦虑,把自己变成清心寡欲

pixabay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希望快些长大,因为这样能获得更多的自由。

小时候被教导不要玩火,要早点回家,不能乱花钱,不要......;而大人却能夜不归宿,能随时抽烟,可以一掷千金。幼小的大脑最后总结道:长大就好了。

长大后发现,一切都是幻觉。

刚升入大学时,自由的边界确实宽了不少。发现逃课不用被叫家长,上课睡觉不会被罚站,校园谈恋爱不会被禁止......

这种突然获得的自由是很美好,但也让人不知所措,好像什么都可以干,又好像什么都没得选。每个选择背后都是不可预知的结果,以及不敢承担的责任,这种自由让人迷茫。

现在我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意味着更多的选择,而选择背后则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人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干脆就不去做选择,把这份自由拱手让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为了逃避焦虑,而变得清心寡欲。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选择背后的责任,也无法为失败赋予意义。

心理学家弗洛姆把自由分为两个部分,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当我们摆脱传统和制度对个体的束缚之后所获得的自由,
积极自由则要求人们积极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与他人建立起超越传统观念的联结感。”

简单来说,消极自由就是脱离枷锁,而积极自由是自己主动制定规则。

而要实现这两点,需要不断的学习,需要:

1,主动学习知识丰富自我,思考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2,打开自己,积极体验生活,始终将自我成长作为核心目标
3,当你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你可以试着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成长。


世界趋向多元化,以上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