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一件挺烧脑的事情。特别是口译,需要很快的临场反应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但同时,翻译也非常有利于提升思维能力,倒逼自己建立强大广泛的知识库,加强模拟思考能力和提高情商。
如何有效提高口译能力呢?
1、模拟思考
翻译并不仅仅是语句的转换,还有对整个情境的把握。要有同理心,站在发言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时候,口译是没有提前讲稿的,如果能够预测发言者大致要讲哪些内容,就可以准备得更充分,翻译得更顺畅。
比如,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要向外宾介绍自己的企业,会说什么呢?
一般会介绍到:成立时间和历史;公司市值、股价和上市的证交所(如果是上市公司);上年收入;员工数量;业务范围;公司结构(比如有多少个子公司、分公司和合资公司);运营地域范围(比如在世界上多少个国家或中国多少个省运营);利润情况;利税情况(中国企业通常会介绍实现利税的金额);行业排名(国际排名、国内排名、奖项等)。[1]
这些资料必须在翻译前搜集、整理、熟悉、内化,与自己以前的类似的翻译经验结合理解、记忆,最好能做到自己就能脱口对客户公司做一番介绍,变身为所涉及话题的微专家。
2、情境掌控
翻译的目的是要让双方的沟通顺畅,沟通不仅仅限于语言,所处的情境也是至关重要。发言者通常是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习惯于掌控全局,他们希望对现场有一个快速的掌握。所以,翻译的时候要注意重点,除了保证语句本身翻译正确,还要协助客户迅速充分地掌握情况。
外事活动经常会出现变化,如已经订好的日程可能会调整,某些嘉宾临时不能出席等等。面对变化,必须保持冷静,有条不紊,迅速思考应变措施,做好协调工作,解决问题。
这时候沟通是很关键的,翻译的好坏影响着沟通的质量。翻译一句话,要考虑到说这句话的背景和意图,不仅要知道说什么,还要想想为什么这么说?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注意,这些思考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根本没有三思的空间,所以平常就要多深入思考,临场才能从容不迫。
3、反思复盘
每次工作结束后,要作总结。回想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哪些地方可以改善。有些句子翻译时时间紧,先把意思大概说出来,之后有时间可以思考怎么翻译得更简洁优美,记下来,形成自己的语句库,下次翻译到类似的语句时,就能用上。
翻译的内容可以归纳成主题,形成模板,以后翻译类似主题时,直接调用模板来做准备工作。翻译完成后,复盘,完善模板。这样就逐渐建立起一套流程,持续精进,越做越好。
4、知识储备
做口译接触面很广,平时要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就像百科全书,什么都要懂一点。可以参考以下列表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口译知识库建设模型[2]
* 必须掌握的某一两个行业的专业知识
需要了解的内容:
行业关键人物及背景;行业最新发展趋势;行业当前主要问题;行业主要政策法规;行业主要国内企业、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国际企业、国际协会;主要行业知识
学习途径:
基础教材;行业手册;行业发展报告;行业报刊杂志;行业门户网站;行业英汉词典
* 数学:基本数学术语、基本数学原理
* 物理:常用物理概念及其含义
* 化学:化学实验流程、常用化合物名称、化学元素、常用化学概念及其含义
* 机械:常用机械部件、基本机械原理
* 电子:基本电子概念和原理
* 经济:经济学术语、基本经济学概念及其原理
* 金融:银行、保险和证券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贸易:常用贸易术语及其含义、国际贸易规则
* 法律:常用法律术语、法律语言的特点、常用的法律法规
* 医科:常见疾病类型、人体结构、常见医学科目、常见医药名称
* 历史知识:中国历史框架、世界历史框架
* 文化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阴阳学说、中国人的商业文化;西方的商业文化、西方社会文化
* 政治知识:中国的政治体制、同中国建交的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体制
* 外交知识:中国在主要国际问题和内政上的外交立场、中国和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定位
* 汉语语言:成语、习语、常用诗名、语法特点、表达习惯、各种典型方言、各种场合套话
* 外语语言:语法、习语、各种场合套语、各种口音音变
总而言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除了需要具备出色的双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双语转换能力、丰富的知识,还需要熟悉各种场合的礼仪、洞察讲话人的意图、熟悉不同场合的语言风格、对自己和客户负责、不断学习新知识。[3]
---------------------
参考书目:
[1][2][3]:郑家鑫《英汉口译红皮书》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