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从书上看到这个名词――理论型教师。仔细读读,发现我就是这一类老师,他们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自幼缺乏文学的浸润,没有形成必要的文学感染力。大学里,学的最多的就是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是因为学科教学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因此课堂上无法发掘知识的魅力,课堂肤浅流于表面化。平时说起课来头头是道,但却无法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讲起课来也是枯燥无趣,缺乏感染力。
平时我的语文课堂上,莫不如此。讲解一篇课文大部分都在分析词语、句子的运用方法,而对文章的感受少之又少,当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动于衷、茫然失措。
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的理论学习外,主要在于我阅读结构的失衡,平时的阅读也是重理论而轻学科,长期下去,就严重影响了我对文本的解读。一名语文老师,解读文本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都不能正确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又怎么能引导学生来理解呢?这里面又涉及到汉语汉字知识、古代现代文化知识、不同体裁文章的赏析知识、文学史知识等。从这些方面看,我在学科方面的知识缺乏太多,完全适应不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我常有感觉,备课的时候死抠教科书和教参,每备一节课,我都感觉疲乏,上课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还是归咎于学科知识的严重匮乏。
上好课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好好钻研教材外,更为根本的是读书,阅读大量本学科知识的书籍,不间断地读,仿佛每天吃饭必不可少一般,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长期下去,教材上的那点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备课也只是小菜一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