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来自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父母、师长、身边的朋友,他们往往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后来,你渐渐长大,你会结识更多的人,在这些人中,一定有你的良师益友,在他们的影响下,你努力去掉身上的习气,渐渐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遇见梁恕俭
2013年5月13日,时在《中国教师报》任职的梁恕俭老师来我校讲学,我敢说,大大小小的培训经历不少,但真正走心的培训寥寥无几,梁老师的讲座,却似一石激起千层浪,三个小时的讲座激活了老师们沉睡的小宇宙,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培训之后的当晚自发地拿起笔写起了走心的培训感言,短则一首诗,长则近万言!或短小凝练,或洋洋洒洒,其情也真,其意也切!以至于我们相互读着感言相互赞美彼此,诧异于我们的写作水平一夜之间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想来,情动于中,发之于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正是在梁老师的“鼓动”下,2013年6月12日,我在新浪建了自己的博客,发了第一篇博文。起初转载的多,渐渐地,也能写点儿豆腐干之类的短文了,敝帚自珍,现在回看,有那么一两篇还是耐看的。
遇见卢望军
望军对我有恩。
有一年参加一个教学比赛,说课。我的说课稿是望军帮我操刀的。之前,我和望军没有任何交集,只是在梁老师的推荐下一度沉迷于望军的博客,一篇篇咀嚼她的教学设计,听她讲她的班级,班级里的孩子。接到说课的任务,我先是把我的设计说与梁老师,梁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好虽好,但大气开放的设计我似乎驾驭不了,遂冒昧地求助望军。望军没有推辞,我大喜过望!几天后收到她的设计,我一见倾心!就是她了!在对板书和其中一两个环节略作调整后,我顺利完成了比赛任务。望军对教材与学情的把握,对课文的处理让我叹服!素昧平生,倾囊相授!望军的无私让我敬重!望军,我可一直珍藏着这份设计!
遇见王君
爱军及君。
望军的博客给了我看世界的眼睛,放眼望去,我看到了一个水草丰茂的湿地。天是蓝的,绝无雾霾;水是清的,几可见底。天底下,蒹葭苍苍,佳人踏歌起舞,舞姿曼妙,乐声悠扬。这,便是王君的博客。
天下谁人不识君!
君是无所不能的。委顿的时候,读君的文章,得到滋养,汲取力量,继续上路。
君是可敬可爱的。她逗虎着脸的小保安一乐,你跟着乐!哥哥大婚,她喜极而泣,你,跟着掉泪。君啊,是跟我们一样一样的啊!
君是豁达通透的。我常常兀自出神,由君想到苏东坡,又由苏东坡想到君。“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一样的乐天知命,一样的洒脱傲立。
日日思君不见君。
感谢我的老乡郑曾洋老师,由他牵线,暗恋君三年后,我得与王君老师接上了头。
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真是奇妙!三年前,若不是学校邀请梁老师来讲座,我不会开新浪博客,若没有梁老师的力荐,我不会结识望军,继而不会结识王君。若没有老乡郑老师的无私,我不会有王君老师的微信。
同一灵魂尺码的会相互吸引。
我信。
遇见闫学
2017年暑假,在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我遇见了神交已久的闫学老师!四天的朝夕相处,在闫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在那个静静的场景里,我分明觉得,我的生命跟导师的生命有了链接。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在那样一个流动的气场中,渺小如我,也似乎变得气宇轩昂,玉树临风。当你看到闫老师或庖丁解牛或如数家珍讲述她对教育教学的洞见与感悟,当你真正见识了闫老师的风度,当你真正领略了她的影响力,当你心甘情愿地感染她的气息,你就有了成长的渴望。你,渴望有朝一日成为她那样的人。
于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闫学班,我作为第一位讲课学员上了之前精心准备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在第二天的下午,我又斗胆做了《我理想中最好的语文课》的命题演讲。我积极参与评课,两次代表小组成员发言,两次课堂随机发言。细心的同伴为我拍下了我参与活动的每个瞬间。在伙伴们的镜头里,我发现闫老师看我的目光越来越柔和了,我享受那眼神里藏着的爱意。渐渐地,我发现闫老师能记住我的名字了,“这个问题请潘老师来回答。”“刚才,潘老师谈到——”有一次,课间休息间隙,老师在教室外面碰到我,她叫我“淑亚”,对于一个无限崇拜她的老师的学生来说,老师的一颦一笑都能在她的心里掀起波澜。
7月18日,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在这天中午,在《教育时报》杨雷等老师的见证下,我拜闫学老师为师,从此,受业闫老师门下。
遇见陈静
陈静是我身边的名师。
2013年,在天津举行的百佳语文教师评选说课现场,我们曾有过一面之缘。两年前,我向校领导推荐她给我们的全体班主任做过一次讲座,那次讲座,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真正领略超人静学术的魅力,是今年绍兴在闫学老师的绘本课程高端研修班,她作为绘本团队的核心成员为我们讲课的瞬间。我在《看见》一文中曾这样记录:
聆听陈静老师的讲课,再次受到震撼和冲击。绘本与语文教材的有机融合,用绘本指导写作的N种可能,一个个切实可行的鲜活的案例,一段段娓娓道来的生动的阐述,用最适合的绘本来进行最适合的作文训练点的训练,陈静老师找到了一条最佳路径。在教师的专业的引领下,在一个个扎实的有梯度有层次的训练中,学生言意兼得,写话与作文水平明显提升。
陈静老师在台上,无论是讲课,还是主持,放得很开,一点儿都不拘束,完全是主人风范。她投入地讲,率真地笑,偶尔调侃。一切那么自然,听着听着,你会有一种带入感。元气满满,酣畅淋漓,这是超人静。鞭辟入里,冷静分析,这是超人静。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是超人静。她知道听众想要什么,善于把握讲座的节奏,不知不觉间,斩获了大批粉丝,自然,也包括我。渐渐地,我们走到了一起。
人生,说到底是一场体验,是一次又一次遇见。我时常默念张爱玲的这段话: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