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这回事,不要想的太天真

最近我的手机,被好多理财课程广告霸了屏。

广告简单直白,甚至可以说粗暴。直接理财前后明显对比,让人觉得参加他们的课程后,包包,首饰,出国旅游都不是事,年纪轻轻就可以靠收益过上没羞没躁的好日子。

颤抖的小手已忍不住点开链接付款买课,并且开始做梦,自己成为百万富翁,已经指日可待。

But,多年的理智还是拉了我一把,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掉过的坑,我收回了即将付款的手,现在就和你们说说我的经验吧。

本人机械专业,和金融业没多少关系。若说的不对,大家轻点喷。

从上大三起,我开始买基金,在学校旁的农行柜台办理,没现在手机直接开方便。一月100定投,从自己的生活费或者兼职所得来付这100块,时间选择了三年。

开始定投我就两个目的,一是存钱,二是赚钱,并深深相信自己可凭此走上人生巅峰。

三年后,定投结束我就立马去柜台办理赎回,连本带利我得到近4700块,很明显,比起本金,我多得了1100块的样子,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体验,毕竟比起银行同期3点几的年化,我多赚了不少。

尝过第一次定投的甜头后,其后我又多多少少买了很多次,时间来到18年,那年整体环境就是慢熊市,每月跌的都不多,但就是没见涨,我一月光族,坚持每月定投,一年下来亏了2000来块。

也是在这一年,我对看好的基金一次买入5000。从买入之后,就天天飘绿,几个月后,实在觉得绿云罩顶,亏了1200的时候,我亏不起了,选择了卖掉。

也是这波操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理财不要轻易梭哈,特别是在买入的时候,除非你十分清楚那是必涨之局。

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普通行外人,也看不清。

梭哈的结局是在下跌的时候,你没有资金继续买入稀释成本,以至于回本更难。

然后时间就到了魔幻的2020,开年国内病毒猖狂的时候,大环境在一个断崖似的下跌后,开启了越级上涨,就是这轮上涨,不知圈进去了多少韭菜,本人不才,就是其中的一颗。

然后就是大跌,各大指数都快触了底,美股的几次熔断连电视剧都不敢那么写,但这就是事实。

虽然前面当了韭菜,就差上了天台。但在这波触底之后,我一穷逼买不起黄金,买了8000白银,错过最低价,以近3.3元入手,经过两次投机倒卖,到7月底卖掉,给家里赚了一台美的四开门冰箱。

此处应该有掌声,连我自己都被自己的操作帅到了。

说了我几年的理财经验,我们回到最初写文的目的:理财,你最好不要想的太天真。

1、复利虽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但你需得清楚,当你亏钱的时候也是按复利来算的。

不要相信多少年你就靠理财有了多少存款,因为他的计算公式中根本没考虑失利。

2、理财一定要分层建仓,梭哈绝非明智。

大力推荐小额定投,像房贷车贷那样,定期扣款,非常适合平常花销心理没多少账目的月光族。

3、4、6、10最好牢记。

当理财产品说它的年化收益是4%,可以考虑,因为已经比今年的银行同期多2倍多了;当说是6%,那你得打个问号了,风险是否能承受;如果是10%了,还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平台,你基本可以不理了,因为很大可能是骗子,本金都拿不回来了。

4、落袋为安,一定要谨记。

特别是牛市时,形式看起来一片大好,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都怕卖早了损失好几个亿,其实大户也是这么想的。

你们若慢慢想想,会发现股市更像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大户要赚钱,总是需要大把韭菜入场的。

所以给自己设一个合理的额度,当收益超过这个额度,就卖掉,类似目标投那种。当然,如果亏了,也适当补仓。

我理财多年,现在依然很穷。和当初想象中的人生巅峰相距甚远。你们可能会说我不懂K线,不明白支撑点,找不对最佳买入卖出点,所以穷就对了。

但多年经验让我更想说的是,理财二字虽是动词,但其实侧重点在财,而绝非理。哪怕就是100每月的小额定投,你也得有持续的财力投入。

普通人看待理财,最好看成存钱的一种手段,有些额外收益就知足了。

不要指望靠理财发家致富、财富自由了,毕竟本金有限,就算让你盈利50%、100%,甚至200%,又有多少钱呢?

所以,那些霸屏的课程,学习可以,深信,最好就不要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