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服快要下课前,收到开平发来的一幅画,毋需刻意去看,只大致瞄了一眼,我便猜到了是谁的画。因为他的画,总会有一种很独有的配色。起初,我并没有看出画的什么模样,我只是被那满面的红色所吸引,似血似火,慢慢地,心里便滋生出了一些不好的感受。我赶忙移开,顺着往上看,我看到了知道长长的壶嘴,再跟着仔细瞧过去,哦!原来是茶壶。顿时,让我紧张的情绪轻松了不少。没过一会儿,他又发了另一个孩子的作品给我,画面平静且自然。我跟开平说:他的世界里,或许就是这样的。他的红色应该就是我们的蓝色。我如是说,开平亦是如此回复我。
其实,这已不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画了。每次看他的画,内心总会比看其孩子的画多了一丝喜悦与欣慰,我高兴他在画画得世界里愿意去表达,也欣慰他能找到这个属于他的表达方式。这个9岁的孩子,来楼小已经3年了,可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没听他开口说过一句话。倒是她的妈妈,有事没事打过我几次电话。尽管没听到过他的“真声”,对他却是很了解的。一年级的美术公开课上,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在此之前,对他也有耳闻。在学校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中,我也能搜寻到他的身影。在各类表演中,他总是最醒目的,极其容易辨认。个头高高瘦瘦,比其他孩子高出一头;脸总是白白的尖尖的,没有什么血色,看上去眼睛圆圆溜溜的,却也是很明亮的。只是,他总会偏着头,眼神总有些闪躲。在一群人的表演里,他的动作也是最有特点的,使人一见便不易忘记。尽管每一个动作都没有在节拍上。可这,丝毫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他还是那么努力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手尽可能地伸直再伸直,脚也尽其所能地跳起。他努力的模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都会在他们班的队伍里去搜寻这个孩子的身影。
有人说,有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音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我不能如此确切他是与不是。只是,无论他是与不是,都希望掉落凡尘的每一个天使,都能闪闪发光,都是特别的存在,都能找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