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盘内容
预告: 最难面对的平实之物;
情感11:自体的虚弱和坚韧;
情感12: 关系中的恨与爱;
情感13:一念之转:你就是我
问答:“你”就是整个世界;
二、复盘金句汇总
1.最简单的其实就是最难面对,最难活出;
2.最难面对的,是那些平实之物;最难活出的,也是那些平实之物;最难面对的平实之物,是自体的虚弱,和关系中的恨;最难活出的平实之物,是自体的坚韧, 和关系中的爱;
3.自体永远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所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体的强弱和关系中的爱恨;
4.自体虚弱容易导致几个问题:1)担心外部世界一旦有敌意,虚弱的自己抵挡不了,甚至会被毁灭;2)自己这么虚弱,这会引起严重的羞耻感;3)因为有严重的羞耻和恐惧,结果导致一个人不敢面对自己;不能和强大的力量合作,因为这会唤起自己的虚弱感;3)容易有圣母病,很容易给悖人好处,以此显示自己是强大的;
5.我们得学习尊重自己的虚弱, 毕竟谁都有承受极限;但可能这种身体的虚弱和处境中的虚弱,会让我们看到,“我”也就是自体是虚弱的,这种自体的虚弱感会带来恐惧和羞耻,我们不愿意承认与面对,于是选择了硬撑着,直到身体与外在现实崩溃;
6.人是容易接受身体的虚弱,而难以接受心灵的虚弱;
7.和自体的虚弱相对应的,并非是自体的强大,而是自体的坚韧;当我们追求强大感时,常常就是为了逃避自体虚弱感。自体的坚韧就是,强也可以,弱也可以,不管强的感觉和弱的感觉如果侵袭自己,自己都有一个基本的感觉,那就是“我能行,我能基本掌控我的人生时,我仍然知道失控背后并非死亡,并非深渊,而是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力量,或者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之外的;
8.自体坚韧就是信任自己内在的生能量,或者说不管什么情形之下,这份生能量都能保持着连续,而不会被切断。一个人内在的生能量的连续保持能力,就是自体的坚韧;
9.缺乏坚韧时,我们需要去面对自体的虚弱,不然容易有各种自我欺骗;
10.恐惧带给了人自体虚弱感,为了对抗这份虚弱感,有些表现得异常强大,可这份自体强大感不够真实的,自体虚弱感才是这种冒险行为的内核;
11.从自体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出自体的虚弱、强大和坚韧。如果从关系的角度看,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极为关键的东西,关系中是爱占了主导,还是恨占了主导;
12.如果是爱占主导的关系,自体的强大与虚弱不是那么重要,但如果是恨占了主导,那么自体的强大和虚弱就非常重要;
13.自体的强大和虚弱,是一个维度。在维度的顶端,是全能自恋,还伴随着毁灭欲;在维度的底端,则是彻底的无助感。所谓彻底无助感,就是当被毁灭的时候,毫无能力保护自己,只能任凭别人的摆布。这个维度顶端和低端的中间部分,是等级不同的自体虚弱感;
14.自体的虚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此外,关系中对客体的恨意也是难以面对的。自体的虚弱,让我们觉得”我没有力量,我弱小,我很差“,而我们在关系中对客体的恨意,则让我们觉得“我恨邪恶,我是坏的。”
15.活在一元关系和二元关系中,我们会把自身的“坏”投射给客体。所谓的“坏”,也就是两种;自体的虚弱和对客体的恨意。这两者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关系中太多恨意时,“我”就必须追强大,否则就会被压制甚至被毁灭;
16.这时就构成一对矛盾:为了自体的强大,就得留住自己的恨意,并学习在关系中表达,然后去击败别人,而不是被击败;可通过表达恨意增强自己时,就会觉得自己“坏”,并惧怕增强自己时,就会觉得自己“坏”,并惧怕破坏关系甚至毁灭关系或客体,因而会倾向于压制恨意;
17.分化为四种人:有力量的好人,缺乏力量的好人,有力量的坏人和缺乏力量的人;
18.当关系中的爱意占了主导时,事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力量的好人,就会涌现。并且,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爱意其实是恨意的转化,恨意是爱而不能。所以所谓的爱意占主导,我认为实际上就是生命力可以在关系中充分展现,当生命力能在自体和客体之间被容纳、被看见并建立连接时,这就是爱意。不要惧怕表达生命里,不要惧怕表达恨意,关键是不要把恨意变成破坏行为,这样孤独失连的恨意就是黑色生命力,就可以因为被容纳,而转化成热情、创造力,也就是白色生命力;
19.你以为的善良,可能是软弱;你以为的恨意,可能是力量。在现实中表达自己的恨意,开始去做“坏人”,并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战斗能力, 从而逐渐能掌握自己的力量,最终这份力量不会导致破坏,而是导向保护自己、伸展自己,并会促进关系中的连接;
20.特别是当面对“剥削者”时,你能表达恨意,能捍卫自己的边界时,常常会获得对方的尊重,最终会促进你们的关系时,常常会获得对方的尊重,最终会促进你们的关系。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你本来担心自己的攻击会破坏关系,没想到酣畅表达了攻击之后,反而赢得了对方的尊重。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不打不相识。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一个你以为的好人,你心中可能就有你难以面对的恨意;
21.叫做一念之转,说别人不好时,可以让我们充分意识到,说别人如何不好时, 实际上说的就是自己;原则很简单,我们针对别人的想法,都可以拿来到自己身上。一旦明白这一点,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心念;
22.这其实就是我们一再讲的“投射”。我们怎么看待别人,其实都是把自己的内在投射到了别人身上。特别是我们会把自己的“坏”投射给别人。而这周我们讲了最不喜欢的“坏”有两个,一个是关系中的恨;一个是自体的虚弱。
23.投射的逻辑非常简单,我们在头脑上弄明白这一点很容易,但真正体验到并活出来,非常不易;
24.思维是靠不住的,别过度使用思维,投身于真实世界,用肉身和这个世界碰触摩擦,并展开自己的生命;
25.当能直面自己心中汹涌的恨意时,这些恨意就逐渐地被照亮了;当能面对自体的虚弱时,会更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生命力因此增强,像水流一样在自己身体上流动;
26.精神分析的基本理念: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可以映照出来访者和其他人的各种关系,而在这个关系中修通了一些关键问题,比如依恋的完成,也可以改变来访者与其他人的各种关系;
27.来访者谈自己和现实世界的任何关系,分析师都会说,你在和我的关系中,也是这样的;
28.这样做是为了来访者把他现实中关系中的动力,带到咨询中,然后去觉知、去修通。就好像是分析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是来访者整个世界的缩影,而分析师作为一个具体的客体,就是整个外部世界;29.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咨询关系是这样的。我们一再谈到的母婴关系,它更具备这个特质。正常养育中,婴儿一开始就是将妈妈视为整个世界,所以母婴关系就是婴儿的“我”和整个世界的“你”的关系的原型,它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一个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模式。除了咨询关系外、母婴关系外,稳定的恋爱关系也具有这个品质。恋爱中,人的爱恨会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来,如果爱、恨和了解都充分的发生,而恋爱关系又没有被毁灭;那就是极深的疗愈。所以,要重视那些稳定又有质量的关系,这些关系中,“你”,就是“我”的整个外部世界的缩影,反过来也一样;
30.全息理论,讲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部分是整体的缩影的规律等。可以套用整个理论,任何一个关系,都藏着整个人性,全然搞好了一个关系, 就像是搞好了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因此鲁米所在的苏菲教派强调找到你的爱人,然后就在这个关系中修炼自己的灵魂,直至彻悟。所谓彻悟,就是了悟“我”的内部世界和“你”的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这个大的话题,去可以浓缩在一个具体的关系中;
31.所以自体的虚弱和强大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是否能体验到,他自身的生能量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任死能量如何击打,生能量都没有断裂,并且死能量还被转化为生能量;
32.还和我们对爱恨的感知联系在一起,假如你容易感知到恨,也就是死能量,那么你必须发展出你强大的竞争力,就是当别人向你传递死能量时,你能把对方击败。这样的过程,会让你强大,但这份强大仍然比较脆弱,因为同时你会担心,对方或敌对阵营的反扑能量也在累积;
33.如果你容易感知到爱意,那么你的生能量就比较强。我么可以说,在这一刻,对方传来的死能量或者恨意就要毁灭他了,也就是彻底的断裂就要发生了,而他靠爱意的感知,突然就把这个裂痕给连上了;
34.恨意环境下的韧劲,是这种感觉“无论如何,我相信我都能活下来”,而爱意环境下的韧劲,是另一种感觉“我活下来是有意义的。”
三、复盘感悟
1.你变得如此复杂,只是为了逃避某种最简单的东西?
今年吧,我发现自己变得如此复杂,只是因为自己爱而不得。
2.当我自己完成这个反转游戏时,结果的真的是让你自己太惊讶了。这也就是自己在之前在看《心灵101种面具》时,无法看懂的原因,抵御机制这一块的内容真的是太复杂了,因为人心太复杂了。在之前看文章的过程中,我也特意地在记录一些防御机制。看完这些我才慢慢地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最近自己还有一个感悟就是,其实每当我们觉得自己从书本中获得很有用处的东西时,其实也许我们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只是获得了一个新的认知而已,而真正地掌握了领悟了应该要去实践检验才可以。实践才可以检验到自己各种黑暗力量是否已经修通。
四、复盘中的批判性阅读
1.防御机制还有太多需要探索的内容
五、复盘中可供拓展学习内容
1.书籍:《克服焦虑》、《一念之转》
2.电影:《斯巴达克斯》
六、复盘后的实践运用
第一部分
1.你不喜欢谁(或某件事)?那个人(或那件事)激怒了你吗?
我不喜欢那些有男权思想的中年男人?是的
2.你希望他们如何改变?
我希望他们可以平等地对待女性
3.什么是他应该(不应该)去做、去想、去感觉的?你有什么建议吗?
他们不应该认为女性是柔弱的,地位低下的,附庸于他们的,我的建议是他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女性
4.为了要让你开心,他们要给你些什么或为你做些什么?
他们不应该以年龄来判断女性的价值,他们应该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性给予同等的尊重和爱护
5.你对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我觉得他们世俗、迂腐、肮脏、虚弱
6.什么是你不想跟这个人、这件事、这种情况再次经历的?
不想看到那些有了钱、权力其他强大力量的人就开始去滥用自己的力量不去尊重女性不去珍视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感情、平等、自由等等。
第二部分
1.这是真的吗?
好像不是的,好像是我自己害怕钱,害怕权力,害怕自己拥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去做不好的事情,所以我宁愿是自己虚弱,然后让自己在道德上占优势,感觉自己像个好人。
2.我确定这是真的吗?
不确定了
3.当我持有这个想法时,我有什么感觉?我会因此怎么对待自己?我对别人有什么感觉,又因此想如何对待别人?
我觉得是自己是好的,是站在道德的高点的,我会自恋。我恨他们,我自己要变得强大然后和他们去对抗
4.如果没有这种想法,我又会如何?
如果没有这种想法,我可能会像那些有钱有权但是依然有初心的人学习成为他们。
第三部分:反转,把句子中的“你”和“他”转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