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0180105-[自我管理]如何制定年度计划

O:

今天在地铁上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中一个2018年年度计划是这样写的:“我2018年的年度目标,就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于2016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我2015年时要完成的2014年年度计划的诺言。”我觉得好喜感,就记录在备忘录里了。

R:

联想到自己,这种情况何尝说的不是自己,定计划从来没有完成过,从最开始的每天打卡打鸡血,到最后吃力、拖延,最后放弃,然后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特别有挫败感,所以我不敢轻易的定计划,也已经好久没敢定什么年度计划了。但是我也知道这是自欺欺人,没计划就会浑浑噩噩的,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联想到清清老师昨天写的ORID,时间管理的三个方法:排序、碎片时间、做减法,对于年度计划也同样适用。

I:

我是这样理解的:

1、时间观念&碎片时间

微观上对一件事所要耗费的时间要有概念,对以自己的效率来计算需要多少时间要有概念,这需要长期对时间的把控和对自己的了解才能达到。

宏观上要有时间的大局观念。如果按照75岁还是很健康来算,二三十岁的我们也只剩下一万七千多天。但我们最年轻、最有活力、最没有负担的时间可能只有10到20年,其中1/3在睡觉,1/3在工作,只有1/3可自由支配时间。而这1/3被支离破碎的分成了很多块,这就是碎片时间。你可知道它有多珍贵。如果你不利用它做一件完整的事情,而是觉得它只是你生命中无足轻重的几分钟,你在排队、上厕所或者挤地铁,于是你玩了一把王者荣耀,刷了会儿朋友圈,就过去了,你什么都没做成。但如果你碰到了一个特别喜欢的小说,恨不得无时无刻一有空就拿出来看,这样也能在几天内看完一整部厚厚的小说,这就是利用碎片时间做完整的事情的魅力。

2、排序&做减法

巴菲特有一个两列清单法则,即先列出对你最重要的25件事,然后从中圈出对你最最重要的5件,然后就分成了两列清单。然后如何处理那20个目标呢?先做完最重要的5件事然后再做剩下的20件事吗?巴菲特说,你错了,那20件事要避免去做,用你最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做好那5件事。不然你很能这25件事都没有做好,而是做了一堆简单而不重要的事情。

3、自己的基础能力

我们定的计划有时候看上去很美,但是很难实现,因为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我如果完成了我就会变得好厉害了,虽然憧憬一下无妨,但是很多时候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想要完成需要很多最基础的能力,比如:学习方法、思考方法、阅读方法、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健康管理等等。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定一个一年要阅读30本书的目标,你就要思考一下你的阅读能力和效率是什么水平,如果还不够完成目标,你就必须先从如何提升最基础的阅读能力开始定目标,之后再基于自己的实力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就能够很好的完成了。

D:

已经来到了2018年,在营业厅的实习马上要结束了,我准备鼓起勇气来定一个2018年度计划。首先按照巴菲特两列清单法则把想做的事情列出来,确定最重要的5件事。然后确定一个利用碎片时间能够完成的一件完整的事情。最后思考自己的基础能力水平对于计划中的项目会不会吃力,如果有,就进行调整,把这个项目降档为基础能力训练。最终形成2018年度计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一天一天的来。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 当我年少,盼望时间可以走得快一些。 当我而立,希望时间可以来的慢一些。 进...
    智叔随笔阅读 1,490评论 0 1
  • 吹笛梅边,晚风送, 片片清寒飘雪。 烟雨微润梅枝, 看梅朵奇绝。 冬渐远,清峰已绿, 水流暖,噪林鸦雀。 暮色苍茫...
    断红尘阅读 172评论 0 0
  • 2017-11-30 星期四 晴 今天早读很荣幸,我又收获了一句名句:树无皮必死无疑,人无皮天下无敌。 ...
    80期5号财务黎阅读 159评论 0 0
  • 02 3 04-米米(刘后玉) 第一次看《兼职公主》这本绘本,就喜欢上了这本绘本。书中的公主颠覆了传统公主的形象。...
    米米心臻阅读 4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