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选择妻子,重视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侍奉君王,能够奉献生命;对待朋友,说话办事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受过学问的熏陶,我认为他已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了。”
【个人感受】上一章说的是学习的内容,强调的是学习要以德行为重,这一章是强调学的效果,即使没有去参与学的过程,但是却能够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和素养,挑选妻子不注重外表而看重其品行,能尽心竭力地侍奉父母,对待朋友诚信友善,这样的人我们也应该觉得他其实是学习了的。联想现实中很多农民父母能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这些父母虽不一定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是自身在待人接物、孝敬父母等方面做得很好,就会从小影响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学习上,虽不能辅导功课,却能用自己勤劳勇敢的品性感染孩子,使得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贤德之人。我们能说这些父母没有没有学问吗?!
再想想我自己周围的很多人,虽然有着高学历,在政要部门工作,拿着高薪,成天出入于各种重要场合,给大家讲道理说政策,回到家里对待家人没有爱心没有耐心,对待老人只用钱来尽孝,教育子女不研究不学习,只是一味地依赖老师,孩子出了问题总觉得是别人家孩子不对,是老师不对,这样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学问做再大的官又有什么用?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学问,品德是否高尚,还是要看他对待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不能只看他的文凭或者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