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赏-鹿茸

别名  斑龙珠

来源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主产于东三省,新疆。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中药识别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气微腥,味微咸。

选购收藏  以质嫩、油润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现代研究  有抗骨质疏松、抗缺氧、抗疲劳、提高免疫和延缓衰老等作用。有性激素样作用。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创富,托疮毒。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弱,神疲,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等

用法用量  1-2克,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生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炽盛,肺有痰热,外感热病者忌服。

验方

1、贫血  鹿茸9g党参90g,共研成细粉,每次服3g,日服2次。开水冲服。

2、肾虚阳痿  鹿茸3g肉苁蓉30g狗肾1只,共研成细粉,每次6g,日服2次,黄酒送服。

3、虚寒崩漏  鹿茸1.5g(另包冲服),阿胶(烊化冲服),艾叶炭10g,当归10g水煎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