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强迫”上清北 “幸福”的烦恼
高考年年考,每年都是新闻,每年都有不一样的看点,即便考试结束,其后续依据搅动很多人的心。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内某些中学因攀比清北上线人数而修改考生志愿填报系统密码,“强迫”诸多无意清北的学生填报这两所国内顶尖学府。
这只是很少数人的烦恼了,且不论愿不愿意上,能不能上就卡掉了大多数人,而有的考生竟然还不愿报清北,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了。
可这件事的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学校在未征得考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自行修改填报系统密码,出于自身考虑而粗暴干涉个体选择,学校丢掉了“尊重”这一教育者最应具备的道德操守。
02 “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事有我们”
长久以来,学校父母为了我们的学习可谓全力以赴,经常会有“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在学校里就想着怎么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不用想其他有的没的,学校都替你们准备好了”……这样一类告诫你学习的话,为了学习,接听学校也确实付出了很大努力。
可这么做的后果,就养成了学校父母的强势角色,他们既为你保驾护航,又为你规划人生,而且不自知地认为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最好的,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意愿和感受。毕竟在他们眼里,这都是些不懂事的小孩,以后他会感谢我的。
父母对于我们的干涉多源自他们做父母的责任,这一定程度可以理解。学校“帮”你选择志愿,则出于一是校际间清北上线人数的攀比竞争,希望有能力上清北的人都能为这一份数据做一份贡献;二是强势角色代入,忽视个体感受,自己认为清北好是人人都想上的,那么分数够得考生也应该上。而这正不是以牺牲学生个体幸福而换取一个漂亮数据的强势做法吗?
03 个体有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
如今,一考定终身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经济自由度的提升,整个社会也应奉行多元和包容的现代文明法则。明天和昨天不一样,不要拿过去旧的经验来指导当下的生活选择。
理想的教育,应当抛弃建立在数字上的考评、指标,充分尊重人的天性和意愿。如果人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失去了对自己选择权利的尊重,那所得到的一切将丧失大部分意义。
个体有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而那“替”你做选择的大家长主义,也应退出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