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对绿色金融推进工作力度在逐渐加大,表象是各层级考核指标接踵而至。有利的一面是,推动传统金融向绿色金融的转型,可以用金融的力量助推并加速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另一方面也能看到金融机构在重压面前,寻找在自己的存量项目,包装项目"刷绿漆"的痕迹。
万事寻源,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推动绿色金融呢?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源的掌控者,要在实体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发挥相应的助推作用,这是金融机构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使然。另一方面,从金融机构自身资产的安全的角度,也需要跟进国家战略转型的方向,如果金融资源投入方向出偏,将对未来金融资产的安全造成巨大影响。这是目前我能理解的传统的发展绿色金融所定义的目的意义。
我一直在提一个观点,没有绿色产业哪来的绿色金融?国家经济转型最需要的是新兴的绿色产业的出现,我想金融行业目前最应该做的事,不是绿色金融,而是动用可以协调到的所有的资源助推绿色产业的发展。
我个人定义的绿色产业大体应该是产品既要有竞争力,还要节能、环保,又要对降低碳排放量能发挥实质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己身处绿色产业的企业家也未见得能对自己的产品在减碳方面发挥的作用能有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的整合资源帮助企业,引入核心权威的机构计量企业的特色产品在减碳方面的成果;帮助企业建立自己所属行业的绿色标准;帮助企业引入知识产权机构完成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专业的平台,发声帮助企业宣传自己的绿色及服务;并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经营管理问题,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及时且必要的助力。这被我称作"种树","树"多了,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才可以完成,各个领域的产业升级才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推动,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也有了用武之地。
金融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的中枢,可以沟通协同多方资源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金融活水如果仅用于信贷资金投放,那是自降身价,没有看清自己在经济之中的卓然地位。金融机构有历史的使命,应该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并助力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在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类金融产品,个人认为都可以被计量做绿色金融。
辨清本与末,金融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发力点,而不是仅仅完成对应的考核指标。
浅见共分享,周末愉快!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