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找到了简书这样一个很好的写作平台,使本来比较喜欢写作的我,把看别人写的文章和自己写文章,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平时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兴趣爱好,生活也因此变得充实。
在简书写作大概有4个月的时间,写了13万字,数量还算不少,质量有待提高,把这段时间来的一些感悟整理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多写正能量的文字,吐槽的,或者单纯谴责式的文章尽量少写、少发。
我想,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快乐的、正能量的东西要学会和大家分享;而灰暗的、不爽的事情则独自消化。消化的放松有很多种,跑步、旅游、健身、看电影、购物都可以,但一定是一个人,或者极其亲密的几个人就可以,而不要把这些负能量的东西传染给其他人,对他人无用,于自己无益。
写文章也是减压的一种方式,我们不一定要用吐槽的方式才能解压,才能解脱,相反,可以多写一些正能量的文字,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调整的过程。让自己转化思路,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多学习一些牛逼闪闪的人物,多规划下自己的将来,多给自己设定些目标,多给自己提一些要求,总之,任何一个点,都可能激发我们,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写文章的时候,我们更多要想到看文章人的感受。如果看到的文字是优美的,讲述的故事是向上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正能量的,对方一定也会被感染,被感动,会认为,拿出这三分钟时间,看这篇文章是有收获,是比较值当的。以后看到你的名字,看到你写的文字,会有一种熟悉而想阅读的感觉,而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这才是我们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先不要在乎文章的质量如何,先从提高文章的数量做起。
这么说多少有些大言不惭,因为我的文章质量本身就很一般,如果是彭小六或是十三夜这样的大神来讲,可能会有更多的说服力。
我们写文章,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怕写不好,没人看,甚至让人笑话,那我写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很少动笔,于是也很难进步。
我在写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感觉,除了一两篇文章外,多数文章阅读量不到50,只有1-2个喜欢,但我还想坚持写下去。一方面自己喜欢写作的这种过程,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整个人都非常的平静。另一方面我感觉自己做了些什么,也留下些什么,假设现在有一个小时的碎片时间,拿来写作,我可以写一篇文章,不管有多少人看,我确实做了件事情;而如果没有写作,我可能只是看了看网页,刷了刷微信,打了打游戏,时间也很快就过去了,但写作的那种内心充实感肯定是没有的。
其实只要你一直写,就一定有收获,一定有进步。我把写作定义成三个阶段,写得多、写得快、写得好,循序渐进,慢慢来。如果真心热爱写作,我们可能一开始写得比较慢,写得不太好,但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写得多一些,也可能不经意中,会有一两篇还不错的文章。拿我来说,我感觉现在自己可以做到写得多、写得快,但还达不到写得好。
写得多,虽然做不到日更,这个月给自己的目标是写25篇文章,现在还差7篇,要继续努力;写得快,现在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大概在1个小时左右,比以前确实要快一些,而且感觉思维跳跃,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完全靠直觉。至于写得好,我想这是我的下一个目标,在2017年争取写作水平能有一个提高。其实和自己比的话,感觉在简书上的文字比上半年在博客上的文字要好一些,这也是一种进步。
以后写成啥样,我也不知道,但我能确定的是,坚定的写下去,既写给别人看,更写给自己看,很享受这种思考、写作、排版、校对的过程,希望能一直延续下去。
三、不要怕没有题材,只要有一颗能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大多数和我一样的写作爱好者来说,没有合适的题材,不知道写些什么,是遇到最多、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可能一段时间状态非常好,才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有很好的想法,也有很好的作品;而另一段时间,尤其是状态不好,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停笔一段时间后,感觉又不会写了,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找不到写作的状态,起起伏伏,很不稳定。
就我个人看来,生活中充满了美,只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的心是完全打开的,整个人的状态是积极向上的,你会发现,广播里听到有启发的一句话,可以写成一篇文章;工作中解决的一个问题,可以把以前的经验心得串起来,写成一篇文章;让我们感动的一本书、一部电影,甚至生活中出乎意料的一个瞬间,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一个细节,都可以转化成文字,写成文章。
我也写了一些文章,回过头来看,感觉真正有意义的,不是讲了多高深的道理,基本的道理谁都懂;不是讲了多牛逼的一个故事,描绘了一个多么宏大的场景,反而是那些走心之作,用心去写,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去启发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讲故事的文字,更能打动人。把自己吃过的亏和大家分享,让别人不要再走这样的弯路;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和别人分享,让别人不要在黑暗中迷茫,能找到更好的路。总之,只要你用心去写,就会有共鸣,就会有感动。
很喜欢写作,让我对生活有更深的感受;很喜欢简书,让我能信手涂鸦,记录心情,也记录成长。
end。谢谢阅读,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