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梦是河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耳机里突然响起熟悉的歌,河图温柔的声线让我忍不住想落泪,胸腔里闷闷的,酸胀的,不知是欢喜还是难过。

我曾经在一个人去旧书店的路上听河图的歌,在阳光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河图的歌,在操场地上望着天空发呆的时候听河图的歌……

在高三最艰难的时候,我仍然会在半夜里做完成堆的卷子后,拿起笔花时间一字一句在小灯下米黄的纸上抄着歌词。

河图的的歌声像泉水一样泠泠地流过,好像在我的心田里下了一场甘霖,支撑着我继续坚持。

有时候在半天的假里,也会不务正业地,带着河图的歌在校园里乱逛。阳光照得头顶暖得发烫,数着树的影子,一步一步地消磨着时间。

偶尔看到角落里一朵新开的小花,便是意外的惊喜了。

记忆里教学楼前的玉兰树,枝丫够得到二楼,站在教室门口,伸手就可以感受到它摇曳的叶子在掌心摩挲。一年四季的姿态都不同,花开的时候是格外好看的。


其实喜欢一个人的歌,喜欢的是陪伴自己的那段记忆,无可替代。

谢谢河图清澈温暖的声音,谢谢小楼婉转唯美的词作,谢谢你们陪我走过春夏秋冬,为我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意境悠远的梦。

有时候会恍然觉得,浮生不过,黄粱一梦。



文案:我一个人走过千山万水,从没觉得孤独。开始觉得孤独,那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长安城。我花了一辈子,才弄清楚自己其实从没到过那里。     ——finale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见长安

清晨的阳光温柔,照在村头古树的叶子与路旁舒展的青草上,那尖尖儿上凝着的露珠,晶莹剔透,似坠非坠,惹人喜爱。

“小书生,你真的要去长安吗?”

书生低头看着鞋尖儿不敢答话。

芸娘看了他一会儿,柳叶眉紧紧蹙着,却是道:“罢了罢了,你去吧。”

又替他整了整衣襟,“别忘了回来就是。”



书生顺着木梯爬到顶上,打开顶上的天窗,到了屋顶。天上不见月亮,星子也稀稀疏疏几颗,风带着些许凉意拂过。

薄雾中远处的河湾隐约可见着渡船,渡船的歌谣顺着晨雾,飘荡了很远。

书生的思绪也有些飘渺,手边的书册和着轻风,簌簌地翻了几页。

他想起芸娘眉眼弯弯看着他笑的样子,比天边的月牙儿还好看。

又想起纸上梦里的长安,繁华如烟,雕梁画栋,全是向往与憧憬的模样。



天边只露了一点儿白,别处还是灰蒙蒙的。

书生已收拾好行囊,锁了吱吱呀呀的木门,一双布鞋,踩着青石板冰凉的小路,向渡口行去。

起得早的人家已点了灯,书生坐上渡船,扶舷回看,村落的轮廓不甚清晰,几户人家渐渐升起了炊烟,缭绕着,又飘散了。

芸娘绣的荷包妥帖地收了起来,空气中萦绕着淡淡的杏花香。

长安。书生在心里把这两个字拆开了,又组上了,想了一遍又一遍。



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书生从春走到夏,从秋走到冬,路途好像总是遥远。

“长安何如日远?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熙熙攘攘的长街,人来人往,叫卖婉转。

烟柳画桥的江南,春水碧波,风帘翠幕。

锦绣未央的洛阳,花楼斜倚,三月牡丹。

愈不见,愈想念。

梦里的长安,诗歌三百,歌尽了悲欢。



长安城门近在咫尺,铁钩银划的二字熠熠生辉。

阳光和暖,微风暖软。

重重楼阁,浩浩殿堂。

一切都很好,却不是想象的模样。

疯狂地在人潮中奔跑,烟雨朦胧的长安,恍惚间与记忆里开满杏花的村落重叠。

走过了千山万水,却忽然开始彷徨孤独。

原来再美的长安,也不如心底恬静安然的角落。



仿若大梦初醒,心底怅然依旧,耳旁说书人正说着故事里的长安。

茶楼前杏衣的姑娘,笑盈盈地看着他,眼睛里漾着光,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小书生,你发什么呆呢?”


改自河图歌曲《不见长安

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

书/匪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