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话开始改变指责的怪圈

小时候外婆常对我说:“多多,你会的题目一定不要告诉别人”                  “为什么啊?”                                “一旦你告诉别人后,别人就会了,分数比你高就超过你了”

细想生活里好多事情用输赢去衡量,我们变得害怕犯错,害怕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活的太过压抑,潜意识里面苛责自己不够完美。朋友和我说“怎么办,我一遇到比我厉害的人,就会选择沉默和回避” “一被人说哪里做的不好时,我就会开始自责” “害怕被嘲笑”。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比身边人差,被别人已分享的名号吊打一顿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没有什么能比成长更为重要的事情,无论是被人嘲笑还是不顾个人感受的吊打,都要脸皮厚一点,庆幸有人能告诉你哪里做的不好。

前两天在微博看到一句话:现代社会就没有一个是正常人,我自己的感受也确实如此,每天不是活在指责中就是活在自己制造的指责中。习以为常的表述“你为什么连这点事也做不好”“你应该要......”“早知道我就.....”,我们总是用一种很粗暴的方式去说话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分享两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对话:        场景一:“你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 “是啊,这个事情上我的确是不太会,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能不能教我一下”

场景二:“这个是常识,你不知道吗?”                                        “虽然你和我说的这个是常识,我现在知道也不算晚嘛。(内心默默怼回去你怎么定义常识?我一定要知道所有的常识吗?)

首先需要判断对方陈述的是否为事实,其次是否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如果你还在为害怕犯错而烦恼,不如从每一次被人指责的对话开始改变吧。

在初入职场的这一年里,我学到了两个很重要的东西。犯错要犯得理直气壮,不能一被人说就开始怀疑人生否定自己,一定要和周围的人多去交流,尤其是被领导夸过的人,聊一聊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这是第一篇文章,在定主题和划分结构上是一头雾水,究其根本平常积累的素材太少,主题不明朗,写着写着就跑题了。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样的文章,反反复复的修改和调整。

对于我而言,这次的活动和以往在微博做一个周总结不同之处在于,我想要文章具备基本的结构框架,希望对于看完文章的人有点启发和帮助,不能像以前一样随着性子写到哪里就是哪里。在平常的碎片化阅读中多了一个新目的,去看作者的思路结构。

以前总认为一个人走的更快,现在细想一个人不仅不会走得快也不会走的远,需要同频人的鼓励,需要清除脑袋里面负面的念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