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只顾着玩乐虚度了不少时光,对着语文老师每天布置的日子抠着脚丫啃着笔头也想不出有什么好说的事,中学的时候压力骤增,努力却也很难跟得上趟,课业压力挤压课余时间,读书笔记只能不过草草应付了事。到了一个自己想用考研的来撕掉标签的大学,最不想读的英语专业,愤青一样满满的负能量。大一大二在与曾经并肩而行而现在只能仰望的的同龄人的阴影下落寞,看着他们历经着我那么想要拥有,自己能力却撑不起的生活。自卑地记录下他们的一切,想用时间和努力,亦步亦趋追赶,什么都想要,布了那么一大盘棋,然而却忘了自己没有梯度训练的能力经高考检验远不如他们的能力,盲目追赶别人,乱了自己的步伐。像狗熊掰棒子一样,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得不到。
我从不否认考验是为了逃避就业,因为本科的学校没脸向曾经的中学同学提及。分是自己考的,路是自己走的,但还总是有那么多的逃避念头不敢去面对。不过就是躲在阴影里看着曾经相差无几并肩而行的人现在都是在我只能仰望的高度罢了。
其实我一直很后悔不到位的早期教育,小学没有学美术音乐开发智力,奥数也就是看心情烦了就停,喜欢读书看报却也只局限于统一买的名著通俗读本,没有合理被引导看报纸也只是了解现在在发生的事却无法形成自己的思考,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没有足够充分开发起自己的心智,让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初中课业简单,我拼尽全力的努力或许能堪堪追平那些偶尔放空怠懒状态下的她们,然而高中于我而言简直是在我学习区以外甚至恐慌区的速度前进,或许也就是那个时候才切实体会到了wear out的感觉,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里硬撑,把自己生生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模样,也错过了思维能力构建体系的黄金期。
大学真的很让人失望,大学有了不同维度的不同背景的同学,大一一年没掌握好节奏消极怠懒,因为就算啃老本专业课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别的课真心水得没干货也不屑于好好应对
在盲目追赶中迷失了自我,焦虑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疲累恐慌是因为选择太多不知道又将如何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自己能走最远的路,喜欢在图书馆飘窗的阳光下和键盘的敲击声里听听自己心底微弱的声音,算是对童年的补偿,对某个领域有点兴趣就去搭框架,然而永远只是停在只有骨头没有肉,毕竟每个领域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投入练习。一直以来我的确是目的性很强的人,我想综合考量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走的更远,然而我并不清楚这些会对我有切实的帮助还是分散精力,却因为想了解的太多而很少能真正落地,不理想的学校环境并没有客观的课业难度约束条件督促进步,越长大越浮躁,想得太多太碎片,越来越少时间沉淀下来回归于日记
碎片太多了,总要理理。
希望能坚持以叙事的口吻坚持,关于更多领域系统化的故事,而非对过往叨叨念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