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反射,反射有什么用?
举几个例子:
- 我们使用的开发IDE,在初始化一个对象后,通过点的方式,IDE就能提示到我们有哪写方法,变量能使用。
- 在使用各种框架时,比如spring,他的AOP功能,就是通过读取配置文件中java类的命名空间,反射实现的。
- 数据库JDBC中通过Class.forName(Driver).来获得数据库连接驱动
嗯,上边这些都是反射实现的,就效果而言,反射功能感觉很强大,java给提供这个功能,在框架、工具的地方非常常见。
反射就是这样一种能力:
能让代码在运行期,获取类的信息(包括方法,变量,注解等类信息)。api上是使用类的Class类获取实现的,如下图示例
package com.lxqn.jiapeng.reflect;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int sum = 1;
private void func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com.lxqn.jiapeng.reflect.Test");
Method[] methods = clazz.getDeclaredMethods();
for (Method method : methods){
System.out.println(method.getName());
}
}
}
如何实现反射?
反射这么吊,实现的细节时怎样的昵。
肯定绕不开Class类,Class类是实现反射的基础。
Class类概念讲解
首先,Class是一个java类,跟Java API中定义的诸如Thread、Integer类、我们自己定义的类是一样,也继承了Object(Class是Object的直接子类)。总之,必须明确一点,它其实只是个类,只不过名字比较特殊。更进一步说,Class是一个java中的泛型类型。
- JVM在类加载后,会生成类的字节码文件,同时会生成一个同名Class类文件。这个类文件存放这在jvm的方法区。
- Class类封装一个对象和接口运行时的状态,当装载类时,Class类型的对象自动创建。
- 虚拟机为每种类型管理一个独一无二的Class对象。也就是说,每个类都有一个Class对象。运行程序时,Java虚拟机(JVM)首先检查是否所要加载的类对应的Class对象是否已经加载。如果没有加载,JVM就会根据类名查找.class文件,并将其Class对象载入。
- Class 没有公共构造方法,只有个private修饰的构造方法。Class 对象是在加载类时由Java 虚拟机以及通过调用类加载器中的 defineClass 方法自动构造的,因此不能显式地声明一个Class对象。
- 基本的 Java 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long、float 和 double)和关键字 void 也都对应一个 Class 对象。
如何获取类的Class对象
有三种方式:
- 使用对象的getClass方法。
- 使用Class类的静态方法forName,入参必须是类的包名全称。
- 如果T是一个Java类型,那么T.class就代表了匹配的Class类对象。
比如:
Class cl1 = Test.class;
Class cl2 = int.class;//基本类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1.使用对象的getClass方法
Test test = new Test();
Class clazz1 = test.getClass();
//2.使用Class类的静态方法forName
Class clazz2 = Class.forName("com.lxqn.jiapeng.reflect.Test");
//3.如果T是一个Java类型,那么T.class就代表了匹配的类对象
Class clazz3 = Test.class;
Method[] methods = clazz1.getDeclaredMethods();
for (Method method : methods){
System.out.println(method.getName());
}
}
}
Class类一些api方法使用
- getName()
方法以 String 的形式返回此 Class 对象所表示的实体名称。 - newInstance()
方法可以为类创建一个实例,这个方法叫做newInstance()。
跟new关键字达到一样的功效,但是原理不一样,下边会单独比较下,以及这个方法的使用场景好处。newInstance()方法调用默认构造器(无参数构造器)初始化新建对象。 - getClassLoader()
返回该类的类加载器。 - forName
获取类Class对象的一种方法。 - getConstructors
获取构造方法 - getDeclaredField
获取成员变量 - getDeclaredMethods
获取方法
这个例子写的很全,可以看下
new关键字和Class类的newInstance()方法区别
- new是jvm提供的一个关键字,new一个对象需要2步:加载类、并且实例化。看下new代码的字节码文件。(使用javap指令)
javap -c TestnewInstanc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throws java.lang.Exception;
Code:
0: new #2; //class com/lxqn/jiapeng/reflect/Testnew
3: dup
4: invokespecial #3; //Method "<init>":()V
7: astore_1
8: aload_1
9: invokespecial #4; //Method test:()V
12: return
}
加载类,实例化,调用构造函数。
- newInstance()方法使用,则需要先声明一个类,然后获取这个类的无参构造方法,之后调用构造方法来创建对象。是java反射包提供的功能。
一般配合forName方法使用。这是因为,先看下forName的注释说明。
forName是Class类提供的静态方法,这个方法提供两种入参。
public static Class<?> forName(String className)
public static Class<?> forName(String name, boolean initialize,
ClassLoader loader)
其中第一个参数是类的包名路径全称。
initialize表示类是否已经初始化。
loader是初始化的类加载器。
可以看出来,第一个方法,默认initialize=true,classLoader使用当前类加载器。
所以Class.forName(className)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获得字符串参数中指定的类,并初始化该类。
所以回归到上边newInstance的方法,看下它的字节码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throws java.lang.Exception;
Code:
0: ldc #2; //String com.lxqn.jiapeng.reflect.TestnewInstance
2: invokestatic #3; //Method java/lang/Class.forName:(Ljava/lang/String;)Ljava/lang/Class;
5: invokevirtual #4; //Method java/lang/Class.newInstance:()Ljava/lang/Object;
8: checkcast #5; //class com/lxqn/jiapeng/reflect/TestnewInstance
11: astore_1
12: aload_1
13: invokespecial #6; //Method test:()V
16: return
}
可以看出来关键步骤就是,调用Class的forName静态方法。
利用反射调用newInstance方法。这些的前提就是类已经被初始化
反射的应用
文章最开头就提到了好处,应用。
中间温习了下原理点。最后还是想说明下,框架里边基本都会使用反射,带来好处的俩个点。
- Class.forName("类包名字符串").newInstance(),这个功能上跟new关键字一样,但是在框架灵活性,伸缩性软件设计上,却带来了好处。
比如
还是那个db的jdbc,如果有一天,原来的oracle要换成mysql。
如果是new的话,要把代码中所有的new oracle()换成new mysql();然后重现编译下。才能生效。
而使用反射就可以,把代码写成:
String className = "从配置文件读取Db的具体实现类的类名";
Db db= (Db) Class.forName(className).newInstance();
Db是数据库实现类的接口。
这样就可以达到不用重新编译代码的,实现加载切换。
- 使用反射,可以获取类的注解信息,方法,构造函数,成员变量等信息。在运行时,得到他们,做一些逻辑判断,可以是软件架构看着更解耦灵活。
参考文章:
http://blog.csdn.net/bingduanlbd/article/details/8424243
http://blog.csdn.net/fengyuzhengfan/article/details/38086743
http://blog.csdn.net/ljphhj/article/details/12858767
http://www.jianshu.com/p/f454662f49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