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叶羽见也差不多了,直接用不净之力,将正在继续施展铺天盖地枯藤之术取地上一切人契机的无极上人从半空拉了下来。
叶燃结印又起屏障,将所有囹山邪人,困在法阵里。
“这是什么邪术?怎么比契机之力还厉害!”
无极上人被不净之力束缚,枯藤之术快速出去,抓住他身边几十个有命头的黑油衣继续取他们的契机之力。
在他吸取了同类足够多的契机之力,已经结印强断不净之力束缚。
天地为之变色,阴云笼突然罩,赵无极要进阶之时。
说时迟,那时快。
安安已经翻滚到无极上人身边,触碰到他的肩膀。
“不,不可能,我这么磅礴的契机之力,怎么一下都没了!”
天上乌云骤散,刚要劈下的雷电收回。
公主拉着无极上人的仅剩的一只手臂,猛然一扯。
又在一瞬间直接一下拧下来,无极上人那些怪头。
姥目子们,倒出火油,点燃黑布,继续焚烧这些怪头。
。
叶燃有些力竭,依旧结印用凤凰之火,带着紫电,去焚烧这些结界里还有至少三百多从囹山上下来的人。
但是都被他们脖子上眉心骨之力,被召来的沙土熄灭。
很快,这些人就要突破结界,往大殿里面去。
半空中一百零八尊佛镜金刚,依旧在念经。
就在屏障破囹山上的人,一起施法打碎的一瞬间。
他们往大殿飞去之时。
“丹唳……”
一声更加清脆的凤凰之声传来,这些囹山邪人觉得有什么东西,正在刺穿自己的耳膜。
他们被剧烈疼痛定在原地。
“阿羽,是那只无字碑里的凤凰,它飞去万卷楼里涅槃重生,回来了。”过去蝉惊叹道。
叶羽在电光火石之间,立刻将不净之力化线,将所有半透明的姥目全部拉回。
“不,好痛!”
只是几息之间,凤凰吐出凤凰真火,就将所有囹山上的黑油衣,不管几个命头,都烧成灰烬。
那凤凰直接在慎绥公主头顶盘旋九圈,才再一次展翅而去。
。
“舅父,嘿嘿,你看凤凰,我要写姐姐的名字投进去。”
那个傻子般罗王,突然拿起笔,快速的写上“慎绥公主”四个字,投了进去。
“般罗,这真的是你的选择吗?”
翡翠城城主不可置信的看着一身黑金华服,摇着拨浪鼓的般罗王问道。
“这……金北国……可没有女子坐上宝象王座的啊!”一个老臣指着王座说道。
“对啊,对啊。”群臣附和道。
“那我偏要试一试,看能不能治一个海晏河清出来。”慎绥公主继续说道。
“啪!快开始吧,开始吧!烧起来吧,让火烧起来吧。”
波罗王手舞足蹈。
叶羽点燃宝象瓶。
翡翠城主和百官盯着宝瓶:“天佛保佑,赐给我一位智慧的王!”
旁边金身佛像,低头不语。
般若王手比谁都快,火还未完全熄灭,一下伸进去,从瓶子里拿出纸条。
“嘿嘿,让我看看,是什么?”般罗王抓出来一手灰烬,一张干净纸条。
“小心,烫!”翡翠城城主大声说道。
“唔,上官……玲珑。”波罗王给百官展示着白纸条上的字。
“怎么会是一个侍女的名字?”
“这好像是那位直言上谏,就被般若伽赐死的内阁首辅上官子续的独女。”
“是,真是,跟上官大人长的一模一样。”
“这不是胡闹吗?!”翡翠城城主要去拉般罗,准备让住持重新投瓶。
“公主,我没有!”上官玲珑脑袋一懵,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宝瓶里。
张飞飞和关云云,阿星,阿月也一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出现玲珑的名字。
只有诸葛安安会心一笑:“叶羽,你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啊!难怪,祖父偏偏给了你,金锦囊。”
“别急,还有。”叶羽和公主同时笑着对玲珑说。
只见般罗王储手往上一举说:“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名字:慎绥公主!”
“谁捣乱放的,是谁?”
翡翠城城主没想到,好好的般罗王储接任大典,因为自己引狼入室,来了囹山邪人差点屠宫。
明明已经定了的金北国接任大典,意外横生。
“舅父,是我。我昨夜想试一试,如果里面放入非王储的命名字,会怎么样?”
傻子般罗王不再有痴傻相说道。
“所以,我放进去了玲珑和姐姐的名字。”
上官玲珑闭眼,松了一口气。
又继续谨慎。
翡翠城城主不信,将宝瓶拿到百官面前,将里面所有的灰烬都用手掏了出来。
那些灰烬上,所有的拼凑起来隐隐还有朱砂写的:“般罗王储”。
“这……”百官也哑口无言。
翡翠城城主一手灰烬,抬头疑惑的问:“般罗,你真的做好决定了吗?舅父可以为了你,再……”
“舅父,嘿嘿,宝瓶已经选定定,金北国的新王将会是慎绥公主和上官玲珑。”般罗王很流利的说出来。
“这……”
百官经过一遭,二遭劫难,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
众人皆见,宝瓶和天佛已经做出了选择。
慎绥公主今日之勇猛,玲珑的远瞻智慧。
能在谁都不知道会出现无极上人的情况下,一下就拿出十五年前夫余国的通缉图,众人没被用心险恶之人带着跑,已经比这一帮无头苍蝇好太多。
“女子心肠软,如何治国!”有人还是提出抗议。
“女子心肠软,黎民百姓也不会被无缘无故遭受屠戮,你我之错,也可以被适当定罪,而不是像他们那样,一句话不合适,就直接被拉出去,砍了。”有人在人群中小声说道。
“也对,我也不想每次到殿议事,都再战战兢兢的,会得罪君王,担心身首异处,每天都跟家人说遗言。”
有人附和。
“牝鸡司晨,违背常理,国将不国啊。”有人气愤。
一百零八金刚依次进入大殿中,特意围着百臣开始念经。
老先生们也想撤下这身袈裟,与这些愚昧的百官,论个清楚。
又担心暴露,将已经转好的局面毁为一旦,只能将念经声更大,以示对女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