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完成了一个生活大目标—买房,但是买房这个事件给我的幸福感只在签订合同之时存在,后续的一系列活动比如搬家入住等都没有快乐的感觉。
对此我一直都心存疑惑,毕竟在外求学工作漂泊了七八年,终于不用租房有自己的安乐窝了应该感到高兴快乐才对,可是这份快乐并没有持续。
直到看了《人类简史》才明白:我们经常觉得只要买了房、购了新车、换了工作或者找到喜爱的伴侣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就会感觉很幸福和快乐。然而,当期待的事情实现后,却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快乐。
在电视剧里也能看到很多反派执着于复仇等活动,觉得如果复仇成功就会感觉超级快乐,但当真的实现后又觉得空虚无比毫无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操纵人类快乐的机制是:生化机制。也就是人体内的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的浓度。
当外界各种条件刺激下,人体大脑神经元会分泌血清素,当外界的刺激例如购房成功后血清素的浓度达到一个值,这个值让人感觉很快乐,随着时间的流逝,外界的刺激失去了效用血清素浓度就会降低到原来的值。
为了保持快乐或者说是时刻不失去生活中的快乐,就需要随时检查自己,检查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全面,是否了解自己的需求或者感受。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感受而躲避感受,最后痛苦和快乐都没有了只有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