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十四讲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易经坤卦最后一节课。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社会上对易经有误解,认为很难。有些人甚至认为易经要50岁才读的。历史上孔子三岁就学习易经了。

孔子的父母是很重视经的,他母亲一人带着他的时候很艰辛,也要想办法让他拜师。误会来源于无知,认为易经难,是易经传承的过程中出现断链。学习经典我们强调拜明师。好像嫁接一样,好的芽要嫁接在好的树上。比如柿子树,需要经过嫁接。学习的时候,需要明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是误会。读多了能理解一点,但需要明师指导。密电盘要找到密码,比如情人间的情书是有暗号的,文献,记录下来是文,本人是献。本人不在的时候,还有嫡传的弟子可以解释。

有位师兄读了五百遍易经,还是讲不明白,自己读14遍就拜赖老师为师。开始讲易经和累积法。没有绝对标准,100是虚数,代表真诚心。孩子开始读经典,读到字正腔圆是需要时间。

孔子教学生也是有教无类的。真正学习有成的人,不一定给师父最多钱的人,有很穷的人,开始是师父供养的,通过学习,学有所成,传承的衣钵。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关系的拉关系。把各种关系都利用起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有些认为佛不好,道不好,其实是有些学习的人的问题。学习经典两方面,一是诵读原文经典;二是明师指点。明师一句话,胜读十年书。是否真正的明师,听他说话就明白了,他讲的话是通透的。

上六,六个爻里位置最高的。强调空间的概念,如果是末六,强调时间的概念。六是老阴,动的,要变少阳。龙代表阳,野代表坤。乾代表朝廷,坤代表百姓。

“战”正确的解释是交接的意思,阴阳相交。

法于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

上面是爻,底下是子,念孝。父母在前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子女在后面跟随,让父母欢喜,就是孝。直接让孩子跟着父母来做,好过用一套规矩。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是幸福的。用易经的思维教弟子规,孩子容易接受。

在生活中教弟子规。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学。父母孝顺老人,尊敬老师,孩子就懂了。父母带头学,把自己的错误的行为改了,孩子自然跟随。

只会夸夸其谈的是伪君子。明师有两种,说到做到真明师;还有说到做不到的,我们也要赞叹。经常讲,讲多了就生惭愧心。学习弟子规的时候,到处看别人的毛病。

做不到的时候可以先讲,教学相长,慢慢就能做到了。不会讲的时候发心,发愿。

自己想做太阳。做不到的时候先按着经文讲,按着师父的来讲。自己是最好的学生,慢慢在生活中纠正点点滴滴。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小朋友饿了,尿了就哭,爸爸妈妈就过来。发的愿是善愿,老天都会帮忙的。自己开始的时候是先讲经,遇到明师,后来就带动一批人。

想成功从阴阳交接开始。战是交接的意思。六个爻都是阴,阴极了变阳。

阴在上,阳在下,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外面看到的是阴,里面看到的是阳,地天泰,乾坤本来是一体。看两口子打架,又打又骂,很快没事了。阴阳相交。

玄是天的颜色,黄是地的颜色。天地相交的血,可以理解为授精卵。文言曰再次注解,阴凝于阳必战,历史上凝和疑是相通。食用油,天气冷的时候会凝固。

阴阳相合的过程。精神和物质,阴阳合和。凝是阴阳合和,战是阴阳相交,相合,相类。阴类阳,阳类阴。

王弼的版本是凝,其他一些版本是疑。凝神把对外在事物的欲望放下,让心神回家。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爱天下,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是总目标,先把心收回来,先爱好自己。心神回家的时候,自己先好了,然后才能帮别人。

闭目养神,做什么事都精神百倍,效率提高。阴凝于阳必战。佛家讲三脉七轮。

人人都是神通广大的,只要心神回家。整个中国文化是内学,把精神收回来,阴阳合和,内在的;再用出去,就是科学。

真正把经典学通了,外国人也找我们学习。教十个海外的弟子,把大道传回他们自己的国家,天下就太平了。盖十座庙,胜养兵。

战是合的意思。阴阳合和。为其嫌于无阳也,阴极了,生出阳,帮称龙焉。杂是相交的意思。南方人和北方人结合,中国人和外国人结合。今天就把乾坤两卦学习完了,这两卦可以反复学习。感恩徐寿老师的精彩讲解。

主持人:之前请了经典,想参加指导师培训,但只是想,没有真正的行动。去年双十一,丽谦之家组织到总部游学,自己发愿,2018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参加指导师培训。三月份申请的时候,铠爸反对。但想到自己有发愿,就告诉自己,要做好自己。改变自己,五月份的时候,名单确定下来的时候,再和铠爸商量,用的是商量的语气,铠爸让自己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