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哲学——缘于《苏菲的世界》

这篇不是《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但它是由这本书引起的。《苏菲的世界》我随意翻了翻,看出是一本很初级的哲学史读物,里面提到的人物大都听说过,因而兴趣不大。这本书借了个小说的壳,核心还是介绍哲学,就像糖衣药片,好吃的是糖衣,管事的是药。

我接触同哲学沾边的书籍比文学方面的还要早,最先是在初中时看韩树英先生主编的《通俗哲学》,不过有一点买椟还珠,最感兴趣的不是内容,而是书中方成先生配的漫画。上大学时受赵鑫珊先生的影响,读过些哲学方面的书,都不是什么高章大册,只是随性地不成系统地东一本西一册乱看。二十多年前,我父亲曾郑重其事地送给我一套多卷本的《马恩全集》,大概在他的印象中我还是那个读哲学书的十几岁的少年。这个在许多人看来也许有些奇葩的举动我却觉得十分自然,因为我父亲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同时也是一名哲学教授。

我觉得哲学应该是最古老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最本源的问题:人是什么?宇宙是什么?我相信当人类有了思维,就会思考自身及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因而也就有了哲学。无论后来有了多少的推演,其出发点都是研究的宇宙和世界的规律。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并不想对哲学进行很深入的研究,我对过于宏大的问题没有相匹配的那么大的好奇心,就像对于好吃的食物,我会很满足品尝,最多再了解一下做法,但我不会去想食材是怎样生长出来的。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我对哲学存着某种喜爱,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智慧。我以为世上最大的智慧是对自己的认识,人不必把有关自己的一切都了解清楚,但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我父亲给我的教导是:哲学可以作为一门学问去学,也可以当成闲书去看,但是不可把哲学同政治划等号。我没有改变世界的抱负,但我愿意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哲学应该能给我些启示,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当然更重要的在于自己能悟到什么。

哲学打动我的另一个特点是它表现出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逻辑。哲学是最古老的学问,古今中外无数哲人智者为哲学的发展和各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过贡献,其中的任何一种学说和体系都经过认真而越来越严密的推演,力求堵住所有漏洞,在逻辑上是趋向严谨的。再加上与反对者之间的交锋,往往让人看出波澜壮阔来。然而无奈的是,好多时候哲学很枯燥,这种枯燥正是由它的严谨造成的,越严谨就越枯燥,原因是越是求严谨,语言就要越精确,语言越精确就越无趣。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说“手机”这就很宽泛,可是要精确到“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会有什么感觉?所以通俗的哲学著作要像《苏菲的世界》那样在外面裹上一层糖衣才能让一般人读得下去。如果读哲学,我愿意读开端,像中国的孔老庄,像外国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因为它的开放带来了趣味。

我对哲学感兴趣最大原因在于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他说“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末,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我的理解是哲学是研究宇宙大规律的,其中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结构的分枝我们叫物理学,在原子及更小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结构的分枝我们叫化学。受此影响,我极赞成赵鑫珊先生的看法,把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统一的文化整体。

哲学最大的价值于我大概是获得心灵的平静。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它们就会给人心灌注一种时时在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被叫小黑的我是条半岁的狗,叫黑是因为全身黑,可是四个月左右全身黄过一阵,当时我有点怀疑人生。打我记事起应该是长牙...
    常生不老阅读 216评论 0 0
  • 申辰林/文 路遥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两本书《平凡的世界》、《人生》。这两本书影...
    申辰林阅读 924评论 6 6
  • 有一种守望叫归心似箭。 有一种久别重逢叫团圆。 临近春节,游子的心早已穿过城市、越过山川,随着汽笛声声的列车(有些...
    简小礼2018阅读 487评论 0 0
  • 黎明的号角打破梦中的宁静, 奔跑在盛开的原野, 东方的朝阳火红的光影, 西边的月光泛着疲劳的眼睛, 我在书写自然的...
    绿叶的深情阅读 267评论 0 5
  • 蜗牛也能登上塔顶 文 /冬草六六 儿子上幼儿园时,我没有给他报英语课外班。问题来了,刚上小学,英语...
    冬草六六阅读 39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