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跟海涛老师学习英语竟然有一整年了。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深受老师的影响,几乎一天不落的坚持了“每日5句话”和“练嘴句”。这里深谢老师,也给自己点个小小的赞!
如果说这一年的学习有什么收获的话,这种坚持养成的习惯算其一。在最初确定跨入学英语这道门时,我最担心的正是自己脑袋一热,三分钟热度。经历过最初的痛苦,现在学习差不多已成习惯。
然而,难道我就是沾沾自喜于自己这种坚持?!
我是不是在跟自己自己做秀?!
我为什么要学英语?我想达到什么状态?!
2016一年的学习我有长进了吗?有的话,是哪些?
在去年末今年初,这个点儿,这类问题在我心里日渐变得清晰而尖锐。我为什么学?学了干什么?!这些直接关系到以后是否还继续的决定。
我接受了自己的慢思考。这些问题在继续坚持和思考中开始有了答案。
首先还真不是给自己做秀。但也有一个很潜在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我在对曾经做自我补偿或称修补! ——这答案来得有些艰涩而羞于启齿。
我在还是6岁孩童时就因小姨的引领就接触到了英语。后来中学初也还行,可是也就是中学老师的不太好,和自己中二期的暗默叛逆,整个学习就荒废于无形。对那种嬉荒后果的悔悟在职中时期开始觉醒,后来几乎完全凭个人的自觉奔上了较早的对口单招车。
对英语的喜好,可能是原始的,而且是固执的。
在读本音频资料和生活费都很稀少的岁月,我还是买了英汉大词典,四级单词书等。最深刻和最喜好的是那些年每周三晚9:00守候吱里嘎啦的赖世雄英语。也曾摘抄过一小册整本的英文小诗。
有段日子我最想的是某天能顺利地读原版莎士比亚,泰戈尔等。还想看看张爱玲以后在美国的一些作品。——奢望! 后来工作中,几次国际展的窘迫经历实在太深刻。这些 也许才是真正一直没丢开学英语的原动力。
絮叨、挖掘了这么久也算弄清个源头了。
没有行动的梦想就是空想!
可是,如果总是慢如蜗牛的行动呢?
这问题让我很纠结!
一方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方面太缓慢的进展让我近乎忘了初心,猛然惊醒时,我是憎恨自己的!
老实说,我对自己2016年这一年的学习成果不是很满意。我觉着了自己的花哨!好像没了考试这种检测,没了某种强有力的监督,自己能每天读读就好了一样。做秀!
我现在已是初中孩子的家长,是大成年人!成人的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明了、自觉! 我现在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最基本的。同时,我似乎又不是想太苛责自己,毕竟成人的学习时间全靠挤,而学习吸收力也大不如前了。于是,我们现在的学习更是不进则退的对抗活动。
尽管自己的进展不大,但收获倒也不少。
首先,不进则退似乎不退小进倒也是进了。不管是语音、语感和词汇量上总是有增进的。读句子的句读dou能力,顺口的速度都不知觉地有所增强。这里特别想感谢初级训练营的Renee和夏夏老师,她们的耳朵太厉害了,一个小小的音你不注意蒙混过去了,她们都能准确地纠出并予以纠正。喜欢Renee老师温稳的声音,喜欢夏夏老师连你在怎么读都能听出的敏锐和直言的准确帅气!初级训练营里我还学会了听!有时间时,我会听同学听老师。可惜听得不是很多,但只要听了总有收获,可对比自己读的,可私下圈点人家读得好的。比如去年有幸和陈程一组没少享耳福^^。
今年初斗胆进了中级训练营,这对我是全新的体系,它让我有种新鲜的亢奋感。它对我是压力和进步速度的统一体。这里不再是就自我感觉还可以的读读的舒适区! 每次的听力练习让我爱恨交加、痛并快乐着! 听小Effy老师范读那真叫味儿,胜若天籁,跟读是无言的幸福!她和陈程老师的每次的讲解那么清晰、明了、细致! 说我好像从没听过这么好的课,真的没夸张! 老师说那么用心学的学生要没进步天理难容,我在心底兀自惊叹这样的老师教再学不好只能无地自容。
2017我不想无地自容。
最后,特别感谢海涛老师,他是顶级坚持者,他的身体力行一直是我们最好的引领!
特别感谢所有群里和我互持互励的学伴们,没有什么比你们更能激励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