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桃 报之不理

加盟公司以来
一直把部门团队建设作为第一位
尤其在CEO的强压下
如果守不住大后方
前后夹击一定非常狼狈
因此特别设计了一些环节进行团队建设
包括专门为团队设计了激励方案
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进行拉动
同时每周专门抽出时间跟大家分享
从专业技巧到认知心理学
从宗教到灵修
从思维模型到第一性原理
总之都是强调成长的内容
我相信只有拉动型的方式才能让大家真正产生内驱力

每周的例行交流都是我亲自准备
一般都是安排在周四下班前
大约占用半小时时间
这段时间随着分享内容的深入
发现了些小问题

你所认为最好的内容
在别人看来有可能就是无用之学
虽然那是三十多年读过无数本书
与无数人交流后的成果
由于不小心跨过了好多层级
对于那些孩子都十多岁的妈妈们来说
我自认为精华的内容可能会成为无用之学
不如早下班或者加薪来的直接

有时交流时我会问到他们读过的书
十个人几乎可以达到98%的书没有看过
或者说他们基本上不会去看书
像《三体》《刻意练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基本上连听都没怎么听说过
有一次我问大家知道弗洛伊德吗
除了一位同事大家都不知道
结果那位同事告诉我弗洛伊德是哲学家
看来真是隔行如隔山

当然我跟他们隔的更多是孩子与家庭
他们有孩子要养育 有家庭要照顾
而我还可以抽出很多时间去读闲书
花个万八千的去参加培训
那些我认为是儿科的东西
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博士学科了
而我认为还在探索路上的理论
他们便会觉得是胡说八道

这也是我要汲取的教训
回头想想那些跟不上的人
相当于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教微积分
自然很容易出现
投之以桃 报之不理的状态

让我欣慰的是
今天有小伙伴专门跑过来跟我道谢
因为我原本没有义务跟大家交流
却能够把这些具有实操的方法进行分享
尤其她在我的第三次交流后
便被彻底点燃
这也是我能坚持下去的理由

交流过程中创造的能量场很重要
我们会被周围的“场域”滋养
如果能够创造一种安静与和谐的场域
不用说话也能实现很好的效果
这也是跟部门同事每周例行交流重要原因
自然知道想通过交流和培训改变他们是做梦
不过这种发心和用心是可以被他们捕捉到的
这也是团队共创的好机会

生活和工作中一定经常存在投之以李 报之不理的情况
有时候针对事情本身会让人感觉到失望
而组织者的那种发心和气场一定会被捕捉
变成未来的一种力量
所以不要被表面的不顺利欺骗了
成功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
他喜欢躲猫猫
有一天当他信任上你
玩够了自然过来找你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922评论 0 19
  • 正确写法应该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生平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
    昭的私房家伙阅读 3,555评论 0 0
  • 琢玉书生阅读 2,682评论 0 3
  • 楔子 村子周围的庄稼熟了,初秋的风吹过,掠起一层层波浪,金黄金黄煞是好看。地里的各种各样的鸣虫,都在争相欢唱着,细...
    闲灯儿阅读 4,101评论 6 43
  • 感赏自己不再把精力全部集中于孩子身上,做到了适时放手。感赏自己以最好的状态享受生活,不再焦虑。感赏自己能多分出时间...
    张茹_阅读 76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