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曾改变

越来越发现,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善于言辞,也不是那么喜欢热闹,相反,我更愿意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前,我那么不喜欢看书,如今,却越发的觉得看书也是一件好事。有些确实是不曾改变的,就好比小时候喜欢看《闯关东》《雪豹》《包青天》等等之类,如今看着,还是意味深长。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待的时间比较久的缘故,爷爷喜欢看正片,不论是古装的,战争的,家庭的,伦理的,只要是爱国的,三观正的都看。这一点确实很对,那些以前喜欢的,至今仍然是经典。

我曾记得,小时候,我就很是迷茫,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怎么做才最好。后来我发现,电视中的人物,也会遇到像我这样的情况,可以学习他们怎样处理的,但是有些其实是不可取的,大概率可以学习的,其实就是三观很正的剧。观念分的很明确,对错也是有理有据的,所以我的一些观念,是源于小时候的剧的。

其实,不光是那些剧了,更多是家庭教育。可能我因为和爷爷奶奶一起待的时间久,所以我的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一个人。

这就为我在社交中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比如,和同学之间,他们开玩笑我就会当真,有时候还会闹矛盾,和同事之间,拿捏不好分寸,不会圆滑。但是也是有好处的,和家人,亲人处的很好,几乎没有什么矛盾,可能我就是按照他们所期望的样子成长的吧,我所指的样子是思想,三观,待人接物方面。

有件事情,我一开始以为是我自己错了,中秋回家时和弟弟聊天聊到了,之后探讨一番后,发现不是我错了,是别人错了。可能也不是别人错了,只是我们的观念不太一样而已。

在公司的时候,有个同事,也是今年毕业的,比我来的早些,我们有时候说话会涉及到手机里的照片,文件啥的,但是我很反感,给他看的时候,他总是很自觉的把手机拿过去,翻着看,虽然很多软件需要指纹解码才可以用,但是他这样我真的很不喜欢。后来和我弟弟聊天,我弟和我看法一致,翻别人手机,确实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他也讨厌别人翻他手机,而且他确实不翻别人手机。他用我的手机打游戏时,仅仅打游戏,有人给我发信息,我不在的话,他会把手机给我。

亲姐弟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人呢!我家人从不翻我手机,这点我想一方面他们是相信我。

后来我发现,那个同事应该是不知道尊重别人隐私,这个不仅事关礼貌,或许也事关教养。因为他前两天还问我这个微笑的表情包是啥意思,为啥会有人给他发这个,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我好像忘了,他是理工科的,日常接触也都是理工科的,可能比较直率......


我刚开始一脸懵,我记得这是个不太好的词,我一般发空间动态,很无语,鄙视不屑的心情时,会用这个,我就给他百度了一下,然后给他看。我发现他跑题了,不会抓重点。他看到的是这些:

一、表示开心

1、常用群体:老一辈网民选手,多见父母、亲戚、长辈

2、使用场景:亲戚群聊天,父母跟子女的聊天等场景。

3、表达效果:老一辈网民选手对这个表情的认识还停在官方定义上,


我想说的是这些:

二、表示生气

1、常用群体:年轻一代网民选手之间

2、使用场景:被冒犯之后

3、表达效果: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三、用来怼人

1、常用群体:敌对的年轻网民选手之间

2、使用场景:互相diss撕逼的时候。

3、表达效果:敌方歇斯底里,我方稳如泰山。用一个表情表示对对方的轻蔑。

四、强势嘲讽

1、常用群体:年轻网友选手的好友之间

2、使用场景:跟朋友聊天时表示无奈、不屑、吐槽等情绪

3、表达效果:“那你真的好棒棒啊”

后面发现他没有明白啥意思,我就说,我一般不开心,想怼人会发这个表情包......


有些不曾改变,可能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对于一些事情和行为会有一些误解,但是当我们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时,我感觉,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或许就知道怎么办了。或者适当提醒别人,可能他觉得没什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