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步骤
1.创建产品
在弹出的页面中,根据项目任务背景选择合适的产品品类。品类选择不一定要与示例完全一致,符合项目需求即可。
接着,需要选择“设备接入”方式。
填写信息时,需要添加必要的产品信息,特别是标记有*号的项,这些都是必填项。具体操作如下:
- 选择“节点类型”为“直连设备”,设备直接连接到网络。
- 选择“接入协议”为“MQTT”,这是一种轻量级的通讯协议,适合物联网设备使用。
- 选择“数据协议”为“OneJson”。
- 选择“联网方式”为“Wi-Fi”,设备将通过Wi-Fi连接到网络。
-
选择“开发方案”为“自定义方案”。
其他信息字段对本次任务的实际完成效果没有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填入合适的信息。
创建产品设置
2.创建产品物模型
- 选择“产品开发”,选择对应的MQTT产品,点击“产品开发”。
- 选择“设置物模型”,添加系统功能点,添加“基站定位”、“WIFI定位”;添加自定义功能点,添加“距离”、“蜂鸣器”两个功能点,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类型。
-
保存物模型,下图为最终效果
创建物模型
3.创建设备
- 选择“产品开发”,选择对应的MQTT产品,点击“设备管理 ”。
- 添加单个设备, 设备名称输入Controller,这里建议更改,后面有实验会使用此设备名,同理需要再创建一个设备Simulator,这里也不建议更改。
-
下图为最终情况
创建设备
4.设备分组
- 选择“设备接入管理”,点击“设备分组 ”。
- 添加设备分组,点击详情即可查看密钥,对于大项目的不同权限token计算,点击添加设备,将刚刚创建的两个设备添加进来。
-
下图为最终效果。
设备分组
5.模拟设备接入云平台
- 查看产品、设备详情,记录产品ID、设备名称、设备密钥(可视权限更改密钥),利用工具计算token。
- 利用MQTT.fx工具模拟设备,根据提示修改、配置工具;利用工具登录云平台,观察云平台设备状态。
-
利用MQTT.fx工具模拟设备发送模拟数据,实现数据上报。观察云平台设备Simulator属性是否正确。
属性上报 - 利用云平台自带设备调试功能完成设备调试,在“设备详情”中点击“设备调试”,选择“设备模拟器”,启动调试,注意的是设备调试需要设备离线。
- 输入模拟信息,点击“属性上报”,转到“属性”查看数值是否更改,上报的属性也可在模拟器旁边的调试日志中查看记录、执行情况。
6.真实设备接入云平台
- 在设备箱面板安装“核心模块”、“WIFI模块”、“蜂鸣器模块”、“超声波模块”。
- 在K5中修改程序,以适应自己的云平台。需要修改以下两个部分,
平台参数
ONETNET_INFO onenet_info = {"", "设备密钥", "",
"产品ID", "", "",
"183.230.40.96", "1883", 0,
0, 0, 1, 0, 0, 0, 0, 0, 0};
char devicename[32]="设备名称";
//更改此处产品id,设备名称,设备key,备注:设备key可以用产品key替换,权限更高。
WIFI参数
#if(PHONE_AP_MODE == 1)
UsartPrintf(USART_DEBUG, "Tips: AT+CWJAP\r\n");
if(!NET_DEVICE_SendCmd("AT+CWJAP=\"热点名称\",\"热点密码\"\r\n", "GOT IP", 400))
//更改此处为热点名称和密码
#endif
-
编译、烧录程序,观察云平台设备详情,观察其状态及属性上报。以下为最终情况:
设备在线
数据上报
7.云平台实现场景联动
下发指令控制设备
- 选择“Controller”设备,进入设备详情页面,并点击 “设备调试”,选择“应用模拟器”,勾选蜂鸣器、赋值为true,点击“属性设置”,观察属性和设备,属性蜂鸣器属性为true,设备蜂鸣器启动。
-
利用Postman,进行API下发属性,阅读文档,找到接口地址、请求方式、HTTP body必选参数。填写鉴权信息;编辑body的raw。
postman下发
添加场景联动
-
选择“数据流转-场景联动”,点击“新建场景 ”。分辨添加距离太近产生报警、距离拉远接触警报。
警报产生
警报解除 -
开启场景联动,改变超声波传感器前障碍物距离,分辨触发两条场景联动,并查看日志,了解场景执行情况。
场景联动开启
解除警告日志
触发警告日志
8.云平台数据可视化实现
- 选择“应用开发-数据可视化”,点击“新建场景 ”。新建项目,可新用户可领取会员,选择智慧园区模板,会员模板相对布局较为优美、完善。
- 增加数据源模板,选择“数据管理-数据源模板”,点击“创建数据源模板”。这里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创建数据源,图中出现什么数据创建什么数据即可。
- 在配置项中,设定数据类型为“物联网平台”,然后依次填写带“*”的所有必填项,点击创建。
- 编辑可视化界面,选择合适控件显示数据,并为其匹配数据源,“管理数据源-数据源模板”选择刚刚添加的数据源,注意系统会使用该模板,并添加后缀名,将其选择为数据源即可。并将“使用数据过滤器”关闭。
-
控件的X,Y轴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更该,可以自行设计,但是折线图的“数据系列”的节点要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的键值对进行更改。
数据可视化最终结果
总结
本次实训全面介绍了物联网平台的功能实现流程,从产品创建、物模型设定、设备管理、设备分组,到模拟设备与真实设备的云端接入,再到场景联动和数据可视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流程。
在实训初始阶段,根据项目需求,选择了合适的产品品类和设备接入方式,并详细填写了产品信息,包括节点类型、接入协议、数据协议、联网方式和开发方案等关键参数。
随后,实训中进行了产品物模型的创建,添加了系统功能点和自定义功能点,确保了设备能够准确地与云端进行数据交互。设备创建和管理步骤则涉及了设备的具体命名和配置,为后续的设备接入打下了基础。
在模拟设备接入环节,利用MQTT.fx工具对设备进行了模拟,并通过该工具与云平台进行了数据交互,验证了设备状态的上报和属性的修改功能。真实设备接入环节则涉及到硬件模块的安装和程序代码的修改,以适应特定的云平台环境。
场景联动环节中,通过云平台下发指令控制设备,并设置了基于特定条件触发的自动化场景,实现了设备间的智能联动。最后,在数据可视化环节,通过配置数据源模板和编辑可视化界面,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展示。
本次实训涵盖了物联网平台的基础操作,还涉及到了设备与云端互通,为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