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阿里巴巴完成了一项可能会改写中国零售商业史的股权合作。根据协议,阿里巴巴豪掷224亿港元,占股36.16%,成为高鑫零售的第二大股东,将大润发和欧尚超市正式纳入麾下。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线下零售巨头们,纷纷以各种合作形式,被电商巨头们给收编。银泰百货、苏宁易购、三江购物、百联集团、大润发和欧尚超市,先后投入阿里巴巴的怀抱;永辉超市、沃尔玛则选择了与京东合作。
曾经叱咤风云的线下零售巨无霸们,除了身为央企的华润,背靠大树好乘凉,暂时安然,其他诸如家乐福、国美电器等全国性卖场以及其他地方性卖场都变得岌岌可危。
携互联网与大数据之势的电商巨头们来势汹汹,以新零售之名快速收割着传统零售巨头们多年累积下的成果。从气势上看,被收编,似乎成了传统零售巨头们的唯一命运与出路。
但是,传统零售行业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吗?曾经的线下巨无霸们真的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了?
恐怕未必。
作为传统产业末端的线下零售行业,曾经是所有商品与消费者接触的唯一途径,掌控着几乎全部的消费者资源,拥有着整个商业链上的最强话语权与定价权。店大欺客的事,时有发生,董明珠冲冠一怒,格力空调退出苏宁的场景,犹在眼前。决胜终端,曾经是所有企业都在研究的课题。大卖场在商业零售中的地位曾经至高无上,其体量之庞大、体系之复杂、牵扯面之广,哪怕是电商巨头们也无法企及。
所以,无论怎么看,在这场新零售革命当中,传统的零售巨头们都不该毫无还手之力,呈现出现在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易行策划认为,目前这种线上对线下一边倒的单向收割局面,并不足以反映线下零售产业与线上电商之间的真实差距。在这场新零售革命的角逐中,传统零售巨头们并没有发挥出真实的实力。属于未战先怯,不战而降。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太猛了,其所展现出的信念和气场,营造出的氛围,让线下巨头们根本提不起迎战的想法,就已经投降了。另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一直被冠以高科技、新技术的名头,让人感觉深不可测,其玩法又与传统零售差异巨大,而传统零售巨头们已经习惯了养尊处优、坐着收钱的日子,根本拿不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去果断触网。
电商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效率、价格和海量产品提供的可选择性上,其实就是互联网思维的资源整合优势,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而形成的工具优势。其打法属于闪电战,讲究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你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迅速的颠覆一个行业。
传统零售行业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真实的购物体验、现实产生的信任感以及面对面的服务等,其凭借是多年积累的消费者运营经验和成熟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属于经验优势、体系优势和资源优势。其竞争策略向来都是大开大合,摆开阵势打消耗战、阵地战,拼资源、拼体系、拼供应链效率。
优势和打法的不同,造就了现在刚一开战,战场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架势。电商巨头的三板斧一下来,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线下的巨无霸们何曾见过这种不讲理的打法,完全懵了。但如果等他们回过神来,稳住阵脚,将战争拖入到自己熟悉的阵地战,那胜负几何,就要重新评估了。
思维和工具,短时间内,可以学习和掌握,但需要自我革命的气魄和决心。而经验、体系和资源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这也是为什么财大气粗的线上巨头们,选择以合作的形式来直接收编线下零售巨头,而不是另起炉灶,自建线下系统。
所以说,手握经验、体系与资源优势的传统零售巨头们,如果真的能痛下决心,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去主动的接触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用互联网的工具来对传统零售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机会还是很大的。
因此,被收编,并非传统零售业巨头们的唯一命运。只不过这些巨头们,需要拿出足够的决心与勇气来。